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

2019-12-17   来源:小班教师随笔

  导语: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欢迎阅读。

  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第一篇】:关爱幼儿午睡

  现在很多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其实,幼儿在幼儿园入睡困难除了他们睡眠时间、睡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外,还有可能是爸爸妈妈的错误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睡眠可以缓解大脑的缺氧状态,当人感到疲劳时,很自然就会产生睡眠的要求,但强迫孩子睡觉,往往适得其反。

  凭借多年幼儿园的教学经验:新入幼儿园的孩子中午总爱是用双眼睛窥探周围,凝视老师,我会常常在他的床前停一下,给他一个温柔的微笑,孩子会感到十分亲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复几次,孩子便能安静入睡。对离开亲人、对环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园胆小孩子,老师亲切慈祥的笑脸足以给孩子带来安慰。

  就拿我班的徐砚灵小朋友来说,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总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会哭闹着要妈妈,我也从她家长口中知道平时午睡她妈妈都会抱着她陪在她身边,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只有妈妈陪着她她才会午睡的习惯。了解到这一点,我开始主动的与她沟通,每当午睡的时候我会陪在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而她就喜欢来抱着我,这时候我也会很配合的去抱着她,这样慢慢的她开始越睡越安稳也愿意睡觉了,对我也越发的亲近了。

  其实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过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下,一个个都可以美美的睡上一个好的午觉。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用真心去对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孩子。

  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第二篇】: 老师会骗人?

  今天中午吃完饭后,阳阳直着嗓子对我说:"老师,你说今天带我们玩滑梯的,怎么还没有啊?"顷刻间,孩子们议论开了,"是呀,老师早上说的""老师怎么又忘记了""老师会骗人的。"议论声虽小但是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里。望着孩子们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红着脸心虚地说:"老师不会骗人的,下午上完课后,大家表现好,我们就去玩滑梯。"顿时孩子们欢呼开了。

  昨天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比较浮躁,一点激情也没有,于是,我就抓住孩子们爱玩滑梯的心理,对他们说:"谁要表现最棒,我就请他玩滑梯。"果然,话一说完,他们就来精神了。结束的时候,我答应下午给他们玩,结果昨天下午是另外一个班的小朋友们在玩,我就把这个承诺推到了今天早操结束后,可是到了今天我已经把我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要不是阳阳提醒,我还真的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其实,有的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少老师经常会向孩子许诺。比如我就经常这样,往往是孩子做到了,活动顺利完成了,而老师的承诺却没有兑现。长此以往,孩子就觉得老师会骗人,而且影响到他们。

  这件事情对我的感触很深,它提醒了我要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负责,以后,我要理直气壮地对我的孩子们说:"老师不会骗人!"

  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第三篇】: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在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感谢的时候,无论这感谢是一句话还是物质上的,自己都会觉得特别幸福,特别自豪。因为自己的生存价值得到体现,对这个社会有所帮助,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

  老人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周围的人都去维护他,那么这个人不外乎三种可能:第一,祖上有德;第二:积善成德;第三:厚德载物。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不只是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大部分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比如:旅游、交朋友、读书等等。当一个人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周围的人的时候,那么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迎刃而解,并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积善成德,别人也会反过来帮助自己,所以自己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在帮助自己。这个时候,无论你的事业以及家庭都会随着你的积善成德而逐步上升。

  最成功的人不是那种踩着别人一步一步的爬到顶峰的人,而是周围的人齐心协力把他推上顶峰的人,这样的人才会站得稳。

  我愿意做一个给周围的人,给家人,给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带来正能量的人,要学着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样别人才会为自己着想。

  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第四篇】:和孩子共成长(小一班12月教师随笔)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新的一年又来了,我们将继续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也祝愿可爱的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健康的成长,宝贝快快长大成为爸爸妈妈身边的小帮手。

  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第五篇】:幼儿园小小班教师随笔

  要求我们注重幼儿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让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互动、充分发展。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幼儿,要允许幼儿“插嘴”。尤其是幼儿园的小班小朋友,自控性差,稍微知道一点就会喊出来,教师要打破陈规,营造一种“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从而敢于站起来“插嘴”。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偶发事件,尤其是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熬不妆的情况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饭。运用地好,运用地恰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幼儿“插嘴”时,并不能排除一些牛头不对马嘴,或异想天开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也许正是在幼儿那种近乎于风马牛不相干的或异想天开的“插嘴”中,埋藏着一颗颗创新的种子,教师要用肯定的语言、亲切的目光,善待这些“插嘴”的幼儿,并因势利导,使这颗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从而促进孩子们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发展孩子个性才能。

  星期一早上,我一早就来到教室,看着一个个孩子高兴地入园,心情特别好,他们的笑容就能给我带来好心情。但有一个小魔王却能把我的心情从高山带到低谷去,那是我们班上的“调皮大王”王路平,平时他总有使不完的精力,每天爬高爬低,把玩具扔满地,还会在上课的时候发出尖叫声,就是他所谓的动听歌声。我对着他可是苦恼极了,不知该如何让他乖乖地坐着上课。所以,每一天的好心情一遇到他的捣蛋就会变成坏心情啦。

  王路平来到幼儿园,他像往日一样,跟我说声老师好后,还拉着我讲他星期天的开心事,说到高兴时还要亲着我来说。我边听心里期盼着他今天能乖一点,别惹什么麻烦。王路平讲完后,走回位置坐了下来。

  小朋友们都在玩玩具了,王路平却坐在我的身边,一会问我渴吗?一会问我累吗?渴了给我斟水,累了给我捶捶背。我心里想:今天王路平真好!上课了,我发现王路平的脸蛋红红的,但眼睛却认真地看着老师,还积极地举手,没有唱他的动听歌曲,也没有捣乱,我一连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两次,他非常高兴。我心里特纳闷的。下课后,我走到王路平身边,摸摸他的头,老天啊,好烫啊,我明白了,原来王路平发烧了,难怪今天这么安静,他是没啥力气动来动去了。

  当王路平妈妈来接他去看病时,王路平不愿走,他对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了我两次哦,我不走,我还要表扬!”我鼻子一酸,抱着王路平说:“王路平乖,你回来后老师还要表扬你!”王路平这才听话地走了。

  这是一个渴望被老师表扬的孩子,因为他平时给老师与小朋友添了麻烦,我没办法看着他的捣乱来赞扬他,但是,当孩子生病了,却表现得那么讨人喜爱。这是我的疏忽。

  晚上,王路平妈妈打电话来对我说,王路平愿意天天生病,我想对王路平说:“老师愿意天天找到你的优点,天天表扬你。”

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

https://m.cqwcsy.com/jiaoshisuibi/39600/

分享

热门关注

小班教师随笔【8篇】

小班教师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怎么写范文(通用6篇)

小班教师随笔

简短的小班教师随笔范文五篇

小班教师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心得体会汇编5篇

小班教师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及反思精选五篇

小班教师随笔

12月份小小班教师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

10月份小班教师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

屈老师小班教师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

勇敢宝贝小班教师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

关于感恩的教师随笔幼儿园

小班教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