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

2019-12-17   来源:一年级教学

  导语:“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第一篇】:《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这几天,心里一直想着周一被听到的那节语文课,每每想到,总是觉得无名的失落中还夹杂着些许的幸运。失落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享受那节课的教学,孩子没有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些许的幸运是,得到了老师的帮助,让我真正懂得了,课堂上的老师和学生都要懂得“享受”。享受该是一种让人很向往的心境吧!

  《庐山的云雾》,听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如此美的文章,我在备课的时候,产生了矛盾的想法。一则,如果尽情的让孩子去看图去欣赏去达到那种美的意境,

  那课堂上的气氛一定很好!而如果一味的去欣赏去感受那种美,是否学不到语文知识?想来想去,还是将两者结合,于是乎,也做了课件,图文并茂,这样,孩子该算是能体会到美的同时,也能学到本课要达到的语文目标吧!并且在备课的时候加上了些煽情的语言在里面,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美!可是,在上课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有进入到那种美的意境中去,一味追求的是孩子的语文知识培养,把本来很美的文章上的一点不美了,连自己都感受不到美,享受不到美,又怎么去要求学生达到那美的意境呢?

  课后,反思着的同时听取了市教研室汪老师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她首先让自己说说,如果再上这样一节同样的课,现在又会怎么去上?当时说了许多,也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许多的不尽人意。自己的一番话说完,汪老师开始了她的点评: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要突出孩子感受美的能力,首先就要感悟课文,淡化知识教学,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美。在让孩子体会美的课文内容时,可以通过老师的情感去感染他,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语言和图片去绘声绘色的描述,这样孩子同样可以感受到美。当然,汪老师说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但是,从她的点评中,我切身体会到,感受美,是这课的关键所在。从各方面去感悟课文内容,想尽方法去让孩子体会到美。曾经自己好像写过关于教师带着怎么样的情绪上课会影响到孩子情绪的反思,今天同样要进行反思,如果当时自己带着一种美的心境去上课,也许课堂上的孩子会享受到美;如果当时自己享受着教学的快乐,也许孩子也会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如果的如果……那一节课,已经结束了,可反思没有结束,恰恰是另一个阶段反思的开始,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去享受着课堂上的学习,包括课堂外的学习?教师享受教学的同时孩子享受学习,那真的是令人期待的一种课堂氛围,努力着!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第二篇】: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收获一:学会“总——分”的构段方式。

  凭借《庐山的云雾》这个文本,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在读教材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篇文章的条理特别清晰,第二、三两个重点段都是“总——分”结构尤为突出。而这一构段方式正是三年级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构段方式,教材的课后练习中也有设计相应的训练(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我便要在这堂课上教给学生第一个本领:学会“总——分”的构段方式。

  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分层递进训练。这篇文章最让我满意的是有两段同样的“总——分”构段,我可以先扶后放,逐步进行教学。围绕这点,我先指导学生精读第二自然段,感悟构段方式。课上,我先请学生找中心句(总写)及句中的中心词;然后找通过哪些句子具体写(分写)的;接着点明“总——分”结构;再逐句品读,每品过一处分写,便点回中心句,强调总分;最后根据文本来总结此关系的构段方式。这样逐步明确“总”与“分”的关系,使学生在头脑里对此关系一清二楚。

  学过之后,便要巩固,于是师生共同总结上段学法,再请自学下段,再一次清晰这一构段方式。在巡视的时候,我很高兴地看到几乎所有学生都找出了“总写”的句子,学生还有滋有味地品读着句子。弄懂之后,便要运用。我利用文中的“……”,指导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为话题引导学生练习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话。

  这样从学到用,逐层深入,可以说学生学得明明白白,用得轻轻松松。

  收获二:品味比喻,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

  此文中的比喻句可谓精彩纷呈,令人想象无限。迷茫的云雾在作者的笔下,竟活灵活现地成了不同的景物(白色绒帽、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一缕轻烟、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一座座冰山……)。从生活的到虚构的,从天上的到海上的,如此丰富的想象,着实让人感受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与瞬息万变。于是,凭借这点,我便要在这堂课上教给学生第二个本领:通过对文中描绘庐山云雾的比喻的品味,学会合理想象、使用比喻修辞。

  在达成这一目标的时候,主要方法之一是联系生活实际。其实,想象得再不着边际,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大凡想象之中东西都是生活的本原或再创造。文中的比喻有些跟学生生活很贴近,如“白色绒帽”,我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这处比喻的感受。有学生马上说感觉很“暖和”。这是多么生活化的感受!如果在现在这样的12月的季节里,给你一顶绒帽戴在头上,你一顶也会觉得暖和。有学生说感觉很“美丽”,确实,青山白雾,想来也美。也有学生说感觉很神奇的,这也不错,那么大的山戴着顶绒帽,能不神奇吗?学生的感受谈得多么真切。

  在指导利用文中的“……”写话时,我也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开始的几个学生说像小狗,像小鸟,像老虎等等。我一听,学生都想到动物了呀,于是我引导:庐山的云雾除了像这些“动物”,还会像什么?学生很聪明,马上就更大范围地想开去了,植物也出现了,房子也出现了,汽车也出现了,还有很多(这些都来自于生活)。学生思维开阔了,想象也就丰富起来了。所以说教材来自生活,教学也应来自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来教,学生容易接受,也能生发出精彩的思维碰撞。

  说到这处写话练习,在学生“写”的时候,我为学生提供了参照格式。(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这样不仅降低了写话的难度,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课后独立写话的时候有法可依。

  遗憾一:没有用更直观的简笔画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云雾的千姿百态。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教学中,如果我敢于用简笔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云雾的千姿百态,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可以要学生们一边读一边想,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四个山峰,请四位同学分别在山峰上画出云雾笼罩山头和缠绕在半山的样子。学生画对了,就说明他们已经读懂了。

  遗憾二:没来得及拓展延伸,下课铃就响了。

  我的教学设计本来后面还有“拓展延伸”:

  1、奇丽的庐山美景不仅让我们和作者流连忘返,还吸引了古代许多诗人,他们在游览庐山时诗兴大发、挥笔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让我们来拜读其中两首:《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

  2、我国幅员辽阔,其他地方的山间云雾是怎样的呢?推荐阅读:《阿里山的云雾》、《黄山云海》。(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庐山云雾》)

  3、小练笔——仿造课文2、3自然段“总分”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写一段话。

  由于前面所花时间多了些,这一环节没来得及出示就下课了。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第三篇】:《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教学完《庐山的云雾》一课,有很多感悟,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在学习本课时,利用云雾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先展示课文中描写云雾的动人画面,接着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想象庐山云雾的不同姿态,感受庐山云雾的壮美。有的同学说云雾像一匹奔腾的野马,有的又说云雾像一泻千里的瀑布,还有的说像一尊女神。课件画面的展示,学生想象力的开发,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二、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游览途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而且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感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在感性的画面、音乐声的刺激下,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油然而发,喜爱之情全部融入朗读之中。另外,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

  三、品读词句,理解感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课文的图片,让学生对庐山的云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引导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去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感悟。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明白这段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就象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语句,边读边想象,入情入境,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这样,学生就从中感受到了庐山的美。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太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抓住文本的空白处,充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第四篇】:《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

  《庐山的云雾》的教学重点是第二、三自然段。这课时主要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展开教学;二是学习作者的总分写作方法。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默读过后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学生能够找出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为了使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这一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设计的问题是“你在文中发现庐山云雾的哪种姿态?”“你喜欢哪种姿态?”学生纷纷从文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云雾的姿态。接着我让个别学生上黑板(事先画好的“山”)画出云雾姿态,有个学生在半山腰画了几根波浪线,她说这是一条条玉带,而同学给她的评价是“不够好”,我让那学生再认真读那句子,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画的线没有“缠绕”,于是重新上去补充,在山腰缠绕了几圈。通过这样一展示,学生似乎对这个句子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我还是叫学生把自己脖子上的红领巾解下来,再重新给绑上去,告诉学生刚才我们“绑”的时候,也叫“系”,给这个字的字形进行分析以后,继续问学生说“我们的红领巾只是‘缠绕’在脖子上行吗?”于是再让学生齐读那个句子,学生这时突然发现了问题,“老师,我上去把‘腰带系好’”那学生在山腰上“打”了个“蝴蝶结”,其他学生给予肯定。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分别画出“绒帽”“大海”“天幕”,通过简画展示不同方位的云雾的形态,可以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各种姿态,便似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第三自然段,以问题 “庐山云雾还有哪种姿态?”导入。学生在朗读本段过后,在文中找出了中心句“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我抓住“刚刚”“转眼间”“明明”“还没等”等词语进行教学指导,相应提出问题“像这些变化又快而且变化又多的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来说?”学生齐答“瞬息万变”。在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意思之后,我结合省略号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变化?并用句式:“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又变成……”练习说话,学生各有说法。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对“瞬息万变”一词理解得比较透。

  为了使学生懂得总分的写作方法,我在训练学生围绕一个句子把事情写具体。如“公园里的景色十分迷人。”学生会从花草树木、山水、建筑等具体描写景色。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逐步懂得围绕中心句把句子写具体,这样可以使事情、景物比较生动、形象。

  在这节阅读课文教学中,我逐步找到了抓住重点词语渗透阅读教学的方法。如“缠绕”“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通过简笔画、说话、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知道这些词语在文中在重要成分。

  朗读在这节课也是重点指导部分,通过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中揣摩课文是怎样具体形象地写出云雾的特点的,并结合板书指导复述课文,加深对庐山云雾特点的感悟。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第五篇】:《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对于教学一些景色的文章,我特别喜欢运用课件,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庐山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庐山风景的秀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出示了庐山云雾的图片,从学生那种充满欢喜的表情,学生一定爱上这庐山的云雾了!而且有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哇!真美啊!”

  庐山的云雾有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课文的重点也是这2个自然段,而文中所描绘的庐山的云雾的姿态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通过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在头脑里初步把抽象的文字描写变为具体的图像。在进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通过采用打比方的写作方法,体现了云雾静态时的美。抓住4句比喻句,让学生借助想象,把不同的比喻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图像。通过这样的图文结合,对于学生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在进行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时,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大家都知道云是会动的,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看天上的云也会觉得它特别像一个动物,这段的云雾特点是瞬息万变,说明云雾变化速度之快及变化的种类很多,我引导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走出教室,在走廊上先观察会今天的云(幸好今天的天气还不错),把学生从课堂上拉到生活中,等学生观察完后同学们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有的说云雾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也有的说像一条龙……总之,学生的想象之门已被打开,课堂也特别活跃。

  本篇课文用了许多优美词语,语言形象生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加强朗读指导,希望学生能把对美好事物的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随笔

https://m.cqwcsy.com/jiaoxuesuibi/38833/

分享

热门关注

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集合4篇

一年级教学

语文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一年级教学

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

语文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三篇

一年级教学

一年级教学计划精选八篇

一年级教学

春期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安排表

一年级教学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计划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

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年级教学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