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

2019-12-17   来源:一年级教学

  导语:在做框架的过程中手工的精细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可能不是你的设计有问题而是在做连接的时候有些偏差,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建筑一样,如果在施工和用料等方面有疏忽,再科学的设计建造出来的也只会是豆腐渣工程!细节决定成败!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第一篇】:《做框架》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得到较全面落实:

  第一,依探究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在揭题环节,通过让学生看一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投影图片,找出这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的共同点:都是用木头或钢铁构建而成,都比较高大、牢固,从而为探究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为什么这么牢固打下伏笔。同时,在揭题阶段,通过较形象的比喻较自然引出了什么叫框架结构的概念。

  为什么框架结构这么牢固呢?让我们做框架。在探究简单框架结构中,通过做——压——究——固顺序将探究逐步深入。在运用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去固定四边形框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加固方法:有将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的,有将四边形变成“日”字形和“田”字形的,教师让学生猜测基础上,教师进行实物验证,从而得出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结论。然后让学生观察塔和架子为什么高大而坚固的原因。最后运用这一知识加固正方体框架,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理解了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概念目标,达到了“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过程目标,体验到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

  第二,运用课件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探讨斜杆作用,以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次运用课件形象直观地了解了斜杆的各自作用。

  不足之处:

  1、本课学生做框架费时较多,因此,要在一节40分钟内完成,学生需要较熟练的制作框架技能,否则,一节课难以完成任务。为此上课前我用了10多分钟时间教授学生做框架。如果平时,我觉得教师可以先教会组长,再让组长教会小组同学。由于担心学生做框架时间不够,当学生作出加固四边形框架设想后,没有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做一做,而是用教师事先准备的框架进行演示验证,这样“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结构”过程目标打了折扣。

  2、本课在做框架时,学生拿到24根小棒后,各自为政,合作程度不高,如果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看那组做得又快又好,这样就能提高做的速度。

  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第二篇】:小学科学《做框架》教学反思

  今天第三节课的六年级是我执教的科学课。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本课的重点分析“为何三角形比正方形稳定”时,学生并不能明白在支点上用力,位于相邻两边上的力是如何作用的。于是,在短短的10分钟课间我马上反思,想到让学生用手臂模拟三角形和正方形,让他们切身感受力在各边的传递情况。在下节课的教学效果相当明显,学生感受深刻。但是,在三角形的第三边与正方形的对边上的力的传递却无法用此模拟实验。

  本课《做框架》有一个“做”字,但是在40分钟的时间里,对于六年级的孩子做成一个框架时间是大大不够的,许多在教学本课的教师处理方法一般专门设置一堂课进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处理方法是在“固定正方形”实验中以4人为一小组制作,接下来的做一个立体的稳固正方形时,让三个小组拼接起来做一个正方体。三个组的结合节省了材料、时间,科学课上容易出现的问题节迎刃而解了。

  同样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孩子在用16根木棍、8根皮筋拼装框架时非常注重方法:

  1、先拼接成两个对角有支撑物的正方形(先拼接好一个对边)面的拼接;

  2、有的先以一根皮筋为主,将最多根的木棍缠在一起(先拼接好一个定点)---顶点的拼接。或许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渗透拼接的智慧方法。同时,我也存在顾虑:这样会不会把孩子们的思维限制死板了,制约了他们自身的能力发挥。毕竟,这两种方法在我没有介绍的情况下他们自主探究出来的。

  由于小学科学是一种启蒙式的教学,我想采取折中的方法,先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做完之后在点播,既不制约也开拓思维。

  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第三篇】:《框架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用三角形加强框架稳固性的方法。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细木条、橡胶筋、物 品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因而本节的教学设计把重点放在了怎样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制作简单的框架结构这一教学目标上。

  由于实验材料简单易得,便于学生动手操作。所以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动手、探索欲望强烈的特点,突出框架结构的设计制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和进一步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环节

  一、谈话激趣,巧妙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被称为“云中牧女”的是哪个著名的建筑吗?

  师:能大体说说它的构造吗?

  师: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与之相似的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我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建筑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课件演示塔吊和埃菲尔铁塔)

  生:是法国首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并小结

  (它们都是些铁架子或是中空的架子,架子上有一些小格子组成。)

  用学生熟知的埃菲尔铁塔来引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共鸣。

  两种实物的课件对比演示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观察发现框架结构的特点。

  师: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框架结构起到什么作用呢?(板贴课题)

  学生的回答一定是“想”

  二、经历探究,发现问题

  1、研究简单框架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 预计材料

  2)小组制作

  3)改进框架

  4)承重验证

  5)揭示原理

  三、总结应用

  四、拓展延伸

  师:我在课前做了一个最简单的长方形框架。可是这个框架松开手就变形了,你们想一想,有没有好的办法让它稳固些吗?

  师:为什么我们在这中间加了木条后,框架结构就稳定了呢?(肯定鼓励)

  师:你怎么知道三角形有这种稳定性?生活中遇到过吗?

  师:我们看一看塔吊的构造,它是由长方形组成的吗?

  师: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是立体的框架。那你们想不想亲手制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呢?

  师:在制作之前我们先考虑一下,制作一个正方体框架都需要什么材料?最少要用多少?

  师:现在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来做一个正方体框架。

  组织展示与评价

  师:我们的框架结构初具雏形,可是我原来打算用你们制作的框架来放物品呢?现在看来它自己都站不稳呢?你们有办法能让它承载物品吗?

  师: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看哪个组用最少的木条就可以让框架稳定。

  师:看看我们改进后的框架能放多少重物?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总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铁塔、塔吊等都是运用了框架结构,要是都改成实体,会怎样呢?

  师:这就是框架结构的最大优点,生活中你们还知道什么地方用到了框架结构?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做一个框架结构的简易书架。

  生:可以在长方形的中间加上一根木条。

  可以在长方形对角加上一根木条。

  也可以在长方形的两侧加2根木条。

  生:加上木条以后就把长方形的框架变成三角形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生:我们坐的椅子不稳了,就在椅子腿中间加上木条或铁条,椅子就稳了。

  生:不是,是由长方形组成的立体框架

  生:我们需要12根木条,还要一些橡胶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立体框架。

  展示制作的框架结构。(不稳定)

  学生讨论:

  1、可以在其中一个上面放上木条。

  2、在中间加上木条等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操作。汇报解决问题的结论。

  学生实验,小组比赛

  生: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三角形越多,稳定性越强,承载的重物也越多。

  生:实体的也不一定稳定,而且浪费材料、增加重量,框架结构的材料能弥补这一不足。

  如:高压电线架、铁路运货的钢架等。

  学生回答

  设计一个不稳定的框架,让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扩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巩固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从简单平面框架过渡到立体框架,为后继制作立体框架做铺垫。并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

  增强计划性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后面讨论节省材料做铺垫。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现正方体框架本身就不稳固。因此设计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让立体框架变稳固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深人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作用。同时经历动手-思考-验证-运用的科学探究过程。

  学生根据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优点,了解框架结构在生活中省料、美观的特点,为以后的发明与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外作业的布置是将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有效延伸,增强其实用性。

  板书设计

  框架结构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越多,稳定性越强

  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第四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做框架》教学反思

  《做框架》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的第五课,本次全市的科学集体备课我有幸担任城区片的中心发言人,之所以选择上这一课是因为首先它与大多数老师的教学进度相符,其次,这节课也要送教下乡,它的材料选择具有普遍性。

  这节课的整体活动是非常明晰而有逻辑性的,通过图片观察让学生建立起框架结构的概念,初步了解它的优点,自己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并在实践中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后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正方体的框架。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以为这节课上起来会比较简单,但上下来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太多的细节问题。

  首先,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不够。在第一个环节认识框架结构的活动中,出示很多图片让学生自己说说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城区的学生现实生活中见的多一般会表述的较好,而乡镇的学生会有点不知从哪说起,很容易出现冷场,所以后来我设计了很多提示性的问题:这些建筑是实心的吗?用什么材料怎样搭建而成的?像人体的什么部分……在这样的具体提示下学生会更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思考,从而认识像人体骨架式的构造就是框架结构。

  其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小组活动的合作指导有欠缺。在本校上课时,学生已经习惯了小组合作的模式,因为毕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对小组合作做具体的指导,在一个学校上课时就出现了小组中一个人做框架,其他人看着的情况,我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马上提醒同学们该怎么分工合作。这是一节以手工为主的制作课,没有很好的分工合作是不可能在40分钟内完成的,这对我也是一个提醒,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对学生合作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再次,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研究中感觉自己主导作用过多,学生被教师牵着在一步一步往下探究,其探究的内需力没有很好的能到激发,最好能将学生的内需力激发出来,有意愿去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果能够设计一个情景,出现学生想做的框架有三角形的,也有四边形等其他形状的,学生们也各自据理力争,有内在需要通过实验去检验这些框架到底谁的稳定性最佳。可是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上已经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要设计出这种教学情境很困难。

  最后,在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活动中,从节约的原则出发,其正方体的上、下两个面上的斜杆可以不加,对框架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事实上有时候学生作出来加了四根斜杆和加六根的承重能力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搭的正方体,尤其是学生搭的,不可能是理想中的稳固的正方体,其边总有长短差异,出现正方体框架倾斜,不能完全直立,如果在上面压重物,就有可能出现重物向下的压力向侧面倾斜,这是要考虑到的,因为你的比赛规则是先看承重多少,后看材料的多少。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加上了这样一段评价:“在做框架的过程中手工的精细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可能不是你的设计有问题而是在做连接的时候有些偏差,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建筑一样,如果在施工和用料等方面有疏忽,再科学的设计建造出来的也只会是豆腐渣工程!细节决定成败!”这样既能解释结果和设计的为什么会出现偏差,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也送给我自己。开放式的课堂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注重细节才能更好的做学生的引导者。

  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第五篇】:教学随笔《做框架》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该课文的科学概念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教学内容也比较简单: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做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并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框架稳固,四边形框架不稳固。然后让学生研究发现通过加斜杠的方式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另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并加固正方体框架。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在去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实验袋中的塑料棒比较软,做好的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中的塑料棒容易弯曲变形,且做好的正方体框架所承载的重量十分有限。于是学生就会产生这么一种想法:正方体框架中我不是已经加了斜杠使它稳固了吗?怎么承载这么一点重量就倒了呢?

  在今年的教学中,除了学生自己实验袋中的材料外,课前我还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材料:木棒、竹棒、铁棒(粗细、长短相同)等不同的材料。在教学中,我让每组同学进行分工,要求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做出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这样一来,在学生所做好的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中,我们会发现凡是用木棒、竹棒、铁棒做的框架都没有变形,比用塑料棒做的框架要美观得多。而在做正方体框架之前,我先让同学们进行猜测:你们认为哪种材料做的正方体框架更加坚固,所承载的重量更多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而验证的结果又恰恰证明学生们的猜测是正确的。最后我让同学们联系实际,学生也终于明白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用毛竹、钢管搭架子做楼房的道理。

六年级科学框架结构教学随笔

https://m.cqwcsy.com/jiaoxuesuibi/39258/

分享

热门关注

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集合4篇

一年级教学

语文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一年级教学

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

语文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三篇

一年级教学

一年级教学计划精选八篇

一年级教学

春期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安排表

一年级教学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计划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

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年级教学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