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

2019-12-17   来源:数学教学

  导语:高中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集算理、算法、计算、转化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第一篇】: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一大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高中数学对学生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这几大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而运算能力作为这几大能力的基础,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部分高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状况是很差的,严重影响其高中数学教学学习,这部分学生在高中数学习中一讲就懂,一做就错,也引来不少老师抱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也常算错。”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现行初中教材淡化运算的原因;也有学生基础没落实,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也有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也有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也有老师只着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建设面向21世纪的数学课程中,人们对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十分关注。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运算能力及其特点

  运算能力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1、运算能力的层次性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类别的运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运算的认识和掌握也必须是逐步有序、有层次的,不掌握有理数的计算,就不可能掌握实数的计算;不掌握整式的计算,也就不可能掌握分式的计算。不掌握有限运算,就不可能掌握无限计算。没有具体运算的基础,抽象运算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运算能力是随着知识面的逐步加宽、内容的不断深化、抽象程序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的。如果说数学内容的发展是无穷的,那么运算能力的提高也是永远不会终结的。

  对于中学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①计算的准确性——基本要求②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较高要求③计算的技巧性、灵活性——高标准要求。在思想上一定要充分认识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把运算技能上升到能力的层次上,把运算的技巧与发展思维融合在一起。

  2、运算能力的综合性

  运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运算能力是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着。高中数学运算能力是指对记忆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的统称。因而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中学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

  二、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

  1、思想意识的不重视

  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对数学中的运算方法和技巧降低了要求,对繁、难或技巧性比较大的内容和方法不作要求,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就对计算能力的训练有所忽视,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忽视对要求稍高的运算的准确性,甚至有畏避心理。久而久之运算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数学的学习。

  2、现行教材的原因

  我国现行初中数学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删除了一些繁、难、死、旧的知识,教学内容比前几年的教材的内容难度有所降低,目的是从以前的“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从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质。如代数式的运算、因式分解、方程、二次函数、不等式等内容,从要求方面作了很大程度的降低。而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有许多的代数、解析几何的内容又是建立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在这些内容的要求上大大地超过初中的要求,更有一些内容初中就根本不学,这样教材的内容就大大的脱节,如果高中教师不研究初中教材,就必然出问题。

  3、计算器的使用

  现在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人手一个计算器,对许多简单的数字计算都由计算器来完成,从而弱化了计算的能力,无法形成数感。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可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长期使用计算器就无法形成数感,严重影响运算能力,从而无法学好数学和相关的理工科知识。

  4、固定的思维方法

  固定的思维方法在运算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当学生掌握了某一种知识(方法)用习惯类似的旧知识(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必然会出现思维的惰性,影响运算的速度,使运算过程繁冗不堪。

  5、缺乏比较意识

  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的学生缺乏比较意识,做题时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抱着死做下去,即使繁冗,也不在乎,认为做对就行了。老师在讲评试题时,忽略多种解法当中简捷方法的优先性。

  三、如何发展和提高运算能力

  1、思想上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要认识到新课标对运算能力要求的降低是适当的降低,并不是不要运算,只是对一些繁、难、旧和技巧性强的内容作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数学是建立在数量关系上的学科,有数量关系就必然有运算,有运算就对运算能力有所要求,且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几大能力要求之一,没有运算能力要想学好数学,是决对不可能的。

  2、合理安排教材内容,除统编教材外应有自己学校的数学校本教材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删除了一些繁、难、死、旧的知识,新增了现代社会所需要新知识,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能力,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一些内容的难度,但现行高中教材,比以前的要求有增无减,从难度上来看是加大的趋势。我校学生从小学到这初中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初中数学每周六课时有足够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需开发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解决高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为高中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数与式的运算,而学生的运算比较差,许多学生出问题总是体现在运算上,严重影响高中数学成绩。这可能是初中数学内容对运算要求的降低,训练不到位所造成。如在多项式的运算教学内容中,初中现行教材已经把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立方差、两数和的立方、两数差的立方以及三数和的平方公式已经删除,只在习题中出现,要求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公式自行推导,但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在许多地方都有要使用。再如方程的内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韦达定理要求很低,含有参变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在初中都不作要求,而在高中的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有很高的要求,而这部分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又如因式分解的内容,初中也降低了要求,许多因式分解技巧都不讲解和训练,而在高中数学中分解因式的技巧,增项减项、十字相乘、双十字相乘法都有很高的要求。其次在函数的内容上,初中只要知道解析式,二次函数只要求简单的解析式和图象、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而高考中函数思想方法,建立在二次函数基础之上的内容既深又广,学生很难适应。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在初中开设校本课程,初一上前半期进行数的运算训练,加强学生的心算、口算、速算能力,在学完有理数的运算的内容后,加强学生运算技巧的训练,在讲解绝对值内容后,针对绝对值的问题初步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数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一上下半期学完整式的运算后,再对整式的乘法及乘法公式加以补充和提高。在初一下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讲完后,适当地加入含有参变量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法。在初二适当增加分式、繁分式的化简,以及含参变量的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和讨论,增加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的定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三加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判别式、韦达定理,二次函数,以及用二次函数的思想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等。初中每周六课时中,可以考虑用四课时上统编教材,两课时上我以上所述的校本课程(选修课、拓展课),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能力。

  3、适当限制使用计算器,使学生在运算中培养数感,从而形成数学运算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计算问题要求学生尽量不用计算器,或规定什么内容可以用计算器,除这些内容以外的内容就不能用计算器,使学生在心算、口算、笔算中形成数感。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需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引导学生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建立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与符号感的建立与初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将有助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感应当成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标准》中确定了这方面的目标与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总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要在思想上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尽量少地运用计算器,加强口算、心算、笔算、速算的训练,课堂教学中不忘运算方法、运算技能的分析和讲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第二篇】:高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随笔

  一、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心理因素

  1、固定的思维方法

  固定的思维方法在运算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当学生掌握了某一种知识(方法)往入习惯用类似的旧知识(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必然会出现思维的惰性,影响运算的速度,使运算过程繁冗不堪。

  2、缺乏比较意识

  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的学生缺乏比较意识,做题时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抱着死做下去,即使繁冗,也不在乎,认为做对就行了。老师在讲评试题时,忽略多种解法当中简捷方法的优先性。

  二.计算能力是数学基本能力之一。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对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从加强口算练习做起,特别是要加强有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口算练习。

  2.规范书写格式。计算过程中的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计算出错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要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只有在计算过程中规范书写,才能保证自己能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才能提高学生运算的正确率。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对所要计算的题目,一眼扫过,就匆匆做题,致使计算结果错误或在计算中“走弯路”。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拿到计算题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的符号,三要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

  4.加强错题的分析和比较。要重视学生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易错题的比较性练习,提高其计算的正确性。

  5.在计算中合理使用估算。估算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计算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在计算每道题时,先根据数字的特点,估一估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在计算结束后再加以对照,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运算准确度。

  运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还必须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在应用过程中,运算的目的不一定是追求一个简化的结果,而且要为一定的推理、演绎、判断服务。

  以上是我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第三篇】: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运算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运算的层次也不断提高,高中生在运算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发现,运算失误的成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书写失误。比如数与式运算的符号和系数、字迹潦草马虎,、神情“恍惚”时看错抄错等;二是公式、定理、定义、法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深入、运用不灵活。比如函数的性质、对数运算法则、三角的和差倍半公式、向量的乘积及几何意义、圆锥曲线的性质、二项式定理、概率的几种类别判断、导数的运算法则等。三是解题的思维训练不到位与过程控制不严格。

  一、合理开发数学校本教材

  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删除了一些知识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一些内容的难度。初中数学内容对运算要求的降低,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的运算比较差,严重影响高中数学成绩。

  如在数与式的运算中,许多学生出问题总是体现在式子的变形和化简上。校本教材应增补多项式的运算教学内容。如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立方差、两数和的立方、两数差的立方以及三数和的平方公式。

  再如在高中的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有很高的要求,而这部分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内容应增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含有参变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需开发适合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解决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为高中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学习过程,提高运算能力

  1、准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种运算所需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和一些常用数据;对于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的理解深刻的程度直接影响方法的选择与运算速度的快慢。概念模糊,公式、法则含混,必定影响运算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运算的速度,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仍是必要的。如20以内的自然数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特殊三角函数值等。

  2、掌握运算的通法、通则,灵活运用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进行运算。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编制和收集一些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运算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收集、归纳、积累经验,形成熟练技巧,以提高运算的简捷性和迅速性。

  3、加强运算练习。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必须加强练习,练习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典型性。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改、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培养运算的熟练性、准确性、灵活性、组织性。以题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运算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提高运算能力。

  4、提高运算中的推理能力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性质,从已知数据及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也是一种推理的过程。运算的正确性与否取决于推理是否正确,如果推理不正确,则运算就出错。在运算推理中要特别注意等价变换。

  5、养成验算的习惯,掌握验算方法 在进行题目求解的运算的过程中或结束时还须对运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以便及时纠正运算过程或结果中出现的错误,并掌握验算方法。检验的方法通常有:还原法、代值法、估值法、逆运算等养成检验、检查的习惯,提高运算过程的思维监控能力,这是形成和发展运算能力的具体要求之一,在学习中不容忽略。

  三、学会反思,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善于反思的学生,能不断地矫正错误,科学地设计运算的过程,并提高运算的准确度,逐步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1、反思错误的成因

  学生计算错误有很多原因,特别是在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符号、表象或概念、命题之间的联系出现编码错误或是产生负迁移。学生计算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客观地研究出错的原因,研究它与正确解法之间的联系,正确利用学生错解中的合理成份,真正发挥错解在教学的正向作用。

  2、反思运算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计算,更要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的条件寻找合理的、快捷的运算途径。所选用的运算性质与计算目标各有不同,可以通过对照计算过程所体现出的不同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每一种运算方法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对结果的获得所带来的影响。

  3、反思运算的结果

  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反思,不仅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考察结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以“计算能力”培养,提出一套解决方案:“独立”、“准确”、“迅速”、“合理”、“规范”。 例如在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这个专题时,很多学生都非常害怕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算,有了算法思想,就有了一个解题的框架,学生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对每一个子环节也心知肚明,相信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运算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的一个方面。中学数学教学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思考过程,从中发现出现运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掌握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算法和运算工具的方法,培养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估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第四篇】: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集算理、算法、计算、转化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高考重视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谈谈看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的兴趣是根本

  运算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的兴趣,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采用多种运算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从而提高运算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运算,强化课堂学习效果。②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运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借用多媒体、卡片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运算转变为爱运算和乐运算,逐渐形成持久的运算兴趣。③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新的知识,将枯燥乏味的运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根本。

  二、理解运算所需的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是前提

  运算不准确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对基本公式、法则掌握不够透彻,以及对它们的运用不够熟练的缘故,运算的正确性来自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把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都要讲清楚,要注意学生运算中反映出来的知识上的缺漏,不要把解题错误的原因,简单地归于粗心大意,或是方法、技巧问题。只有切实掌握有关知识,才能使运算方向明确,为运算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是正确进行运算的前提。例如,要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首先要使他们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即正数或零的算术平方根,还要掌握有关运算的各种公式。如果学生不理解公式√a≥0中a≥0的含义,在化简有关的式子时就会出错。可见使学生学好有关运算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前提。

  三、弄懂弄通算法、算理、算律是基础

  运算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算理”的理解,以及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并设计合理、有效的运算途径,通过运算进行推理和探求。其中算法、算理、算律是基础,这些基础不扎实,能力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必须在弄懂、弄通必要的算法、算理、算律上下工夫。比如,数学运算是有层次性的,要求学生在运算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练习,切不可轻视简单的、低级的运算。数学运算是有程序性的,即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运算的程序反映了该运算的规律,如果不按照这些规律去解题,只能是胡猜乱碰。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发现和及时总结这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运算的成功率。在数的运算的学习中,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运算能力上,就是要懂“算理”,会设计合理的“算法”。“算理”所讲的是各种基本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律、有关规则和一般步骤之“理”,是对为什么这样规定、它有什么作用的解释;“算法”是指“算”的途径和方法,并且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所以在学习“运算”的过程中,要重视讲“理”,重视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计算,是运算的技能要求,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运算技能的训练,它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体会“算法”,这方面的训练是不能忽视的,它是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基础。

  四、练好运算基本功。提高运算的合理性是关键

  运算不仅要正确迅速,还应当合理,做到“既对又快且巧”。合理运算是一种简洁运算,它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避免了烦琐运算,更能减少计算错误。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加强运算训练,练好运算基本功,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一些算法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习。鼓励学生创新,对学生进行“分析局部,联系整体”、“引人参数”、“寻找规律”、“换序运算”、“一题多解”、“简捷算法”的训练,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培养,简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运算的合理性,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解题策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关键。

  教学实践表明,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有计划、有目标、有意识地进行长期渗透,使学生逐步领悟,就必然会促使学生养成正确、合理、快速进行运算的习惯,从而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第五篇】: 教学随笔

  今年我是第一次教高三文科数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现归纳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概念、基本方法的培养

  尤其是基本概念的讲解,如果概念讲解不清就讲方法和做题技巧,那么学生很难掌握住!比如23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因为是选修内容,所以讲概念时候我就没太在意,只注重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以及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化简。虽然互化的方式非常简单,但很多学生就是不会做,简单的还可以稍微一变就不会做了!这主要是学生对极坐标的定义和参数方程的概念不熟悉或理解不透所致!

  基本方法要理解透才能运用自如。很多方法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讲解过程,否则学生就会一知半解,讲了这次下次又不会!比如几何概型,简单的一元的或者是有图的学生做起来没什么困难,一旦遇到二元没图的就没思路。方法是固定的而且过程很简单,就是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再画一条线。但每次学生都做不出来,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坐标系是怎么建的,线是怎么画的他们不太明白!

  2、对学生要有清醒的认识

  不能高估学生的水平,要了解学生的运算能力。文科学生在运算能力和自控方面都明显不如理科生,这就需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耐心。一测前的试卷基本上是只讲解选择和填空,解答题有详细的答案,所以我就很少讲解。我虽然不讲但我会给他们时间自己研究答案,很多学生只是看看而已,很难深入研究,这次看明白了下次又不会做,其实根本没看懂。这导致了学生的差距较大,一本生和三本生的差距一步步加大。二轮复习就进行了调整,这种差距就小多了!虽然卷子每次都有详细的答案,但是基础题还是必须讲的,只让学生看除了一本生其他学生根本就没什么效果!

  3、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断成长

  因为第一年教高三,很多题型不是很熟悉、考试的方向不太清楚,所以我从接受高三开始我就不断的研究高考题,做各地市的模拟题以便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的把握高考方向!

有关高中运算能力的教学随笔

https://m.cqwcsy.com/jiaoxuesuibi/39447/

分享

热门关注

关于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五篇】

数学教学

新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数学教学

优秀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汇编4篇

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2000字范文(精选3篇)

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合集四篇)

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2000字【4篇】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范文(通用9篇)

数学教学

关于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九篇】

数学教学

优秀数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数学教学

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