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

2019-12-17   来源:活动教育

  导语:区域活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儿的喜爱,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种种的困惑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造成有内容而无实质。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欢迎阅读。

  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第一篇】:区域活动带来的改变

  区域活动是孩子演绎生活的大舞台,孩子 们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感兴趣的事情,都在表演区展现出来,今天表演区的孩子们在玩“扮新娘游戏 ”,吴海平小朋友扮起了“新娘’,孩子们在她的头上戴上了红花,盖上了红头巾,旁边的孩子又是分糖,又是唱歌、跳舞的,玩的不亦乐乎。

  忽然,我的衣角被拉了一下,我低头一看是朱梦雨小朋友。梦雨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但今天的她显得十分的害羞,我赶紧低头问她出了什么事。她羞羞涩涩的闷了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老师我也想扮新娘!”

  我把昕蕾带到了表演区那里,孩子们不愿意和她玩, 我试图说服孩子们,只见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我们不和梦雨玩,他很脏!”我恍然大悟,看了看正在扮新娘的海平。确实,海平很干净,从入园起,海平的衣服总是干净的,我还曾佩服过海平的父母呢 。看到脸红的梦雨眼里挂满了泪珠,我赶紧蹲下去说:“梦雨乖,不要哭,梦雨想当新娘的话一定要做一个讲卫生的新娘,不然把旁边的人熏跑了,不看新娘了怎么办?”“嘻嘻……”梦雨不好意思的笑了,旁边的孩子也笑了,随后,梦雨抬起布满泪痕的小脸说:“老师,我以后一定会讲卫生的!”从梦雨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定。果真,梦雨变了,变干净了,脸上依旧挂着笑,改变的是旁边的小朋友多了,他的笑声更频繁了。

  又一次的区角活动,我急忙的寻找着梦雨的身影,怕她再是一个人,可是当我往表演区望去时,看到的新娘竟然是梦雨。我很高兴!

  有时身边的一件小事,便是改变一生的开始!

  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第二篇】:主题区域活动 中幼儿友好活动常规的培养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提醒我们2—4岁幼儿要重点发展个性的自主性,小班幼儿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对其进行自主性教育势在必行,而“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还需教师适时适地指导,让游戏 活动的价值体现出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功能。所以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区域活动常规的建立,应该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的自主性、有秩序性,可以在规则建立时与幼儿讨论每一个区域的活动认输,如何保护区域活动材料不受损等方面内容,建立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规则,同时可以将规则蕴含在环境中,以形象暗示幼儿该怎么做。小班年龄小,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强,所以有可能出现一个孩子 争抢一个角色。怎么办?通常,我都是留给孩子 们自己解决,让他们明确这个角色只有一个人,所以你必须讲出你想当的理由,不行的话就以猜拳游戏 解决。这样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与平等。由于孩子们感受到了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活动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就会大大加强。

  其次是气氛的营造。通过观察、实践,我觉得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让他自愿选择伙伴及区域,把权利发放给孩子,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温暖的气氛,引导幼儿自己管理和处理活动时将发生的事情,使幼儿变成环境下的主人。

  由于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 为每个孩子创造展示优势的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小班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很多都是来自于外界,所以我们就必须运用美国戈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表现材料,让孩子们有机会肯定自己,增强信心。如手工区的创设中,我们可以考虑到孩子动手能力的差异,提供半成品的材料、简单及有难度的作品等方法,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气氛,要肯定每个孩子的进步与努力,允许孩子失误或按自己的设想去活动,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再次,把握好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区域的开放要逐个开始,帮助加强幼儿的行为目标。由于小班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都较差,所以在组织活动时,要带领幼儿逐个进入活动区,帮助幼儿认识区域的名称、内容、材料,要采用逐步开放的方法进行。教师和幼儿还要作几个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玩法,从而使幼儿对区域活动有兴趣,从而愿意去玩。

  最后,是教师的观察与评价。教师在幼儿活动中观察,虽然有一定的目的和重点,但由于游戏主人是幼儿,一般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有时会在某个区域呆上较长的时间而忽略一些区域和角落。而这些并不是教师的有意识行为。因此,教师每到一个地方都应作好相应的记录,变无意识为有意识。这样便于游戏结束后对游戏行为的反思提供依据,也可以从中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幼儿游戏水平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信息。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指导幼儿游戏,要给予孩子较大的自主权、,自愿选择,自主展开,自由讨论,应从幼儿的角度去观察,以角色的身份加入。然后作针对性指导,从而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的指导性要恰当、恰时,要处理好隐性与显性的关系,把握好度。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正确、适当的指导,从而更有利于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第三篇】:区域活动中幼儿常规如何培养

  区域活动是教师和幼儿根据需要,在活动室或户外划分出相对不同活动类型的活动空间,并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个性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的具有小组性活动形式。幼儿的年龄越小越没办法组织集中的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介于集体教学和个别教育的活动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增强兴趣,在操作中很开心地在玩中学。

  本学期我们开始进行区域活动的教学尝试,我们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游戏时消除了对幼儿园 的焦虑,孩子们对区域活动很感兴趣,对各种游戏的材料有欲望进行尝试,但开始的活动由于幼儿常规不了解,教师必须在一次次的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常规,没办法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幼儿以后在区域活动时不会自主地进行选择?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索,我总结了我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游戏出现的问题:

  1、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材料的操作不规范,很喜欢摆弄玩具。

  2、控制力较差,喜欢随意跑动,一会儿想玩这里,一会儿又想玩那里玩。

  我采取的对策:有针对地投放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材料,避免幼儿由于对材料不懂操作而随便摆弄,在活动游戏中让逐步幼儿明白常规,通过观察、记录提醒幼儿在操作中存在的常规不足的地方;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可能没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很久,在下阶段将通过投放多种幼儿喜欢的材料在一个活动区中来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活动种,避免幼儿随意乱跑。

  可见,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一种“可依的法”;“有法可依”,关键还在“有法必行”,否则,活动规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要做到“有法必行”,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引导、督促幼儿掌握和遵守区域活动规则的工作。我们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三种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和遵守活动规则。

  (1)暗示法

  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涵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环境来告诉幼儿活动规则。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投放适量同等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规则。如美术区,我们通过投放适量一定数量的操作材料,没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玩等等。

  (2)提醒法

  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在活动中常常会忘记规则从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在这时,可以采用提醒法予幼儿适当的帮助。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老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请你……好吗?”。而当幼儿由于不懂活动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角色区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扔在地上,就走过去抱起娃娃“呀,娃娃怎么哭了?”这种“介入式”的行为提醒,既纠正了妈妈扔娃娃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幼儿间的提醒一般适合于同区域活动的幼儿,而且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这样的交流所具有的效果是教师的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区域性活动起到一种支持的作用,并且还可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信在自己的探索和努力下,一定会让我班的区域活动得到更大的创新。

  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第四篇】:小班初期班级区域创设之随想

  新接手小班至今已有近两月之余了,对于 N 久没有带过小班的我在班级区域的定位和创设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根据本班开学以来开展的班级区域活动的经验,我将小班初期班级区域创设进行如下分析,以资鞭策自己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一、特点分析:

  小班上学期幼儿游戏的教育重点是情感、动作、语言和规则。新生幼儿刚来幼儿园、需要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需要情感的抚慰,为此我班为孩子们创设了多个娃娃家,通过一些平行游戏,提供一式多份的游戏材料,来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同时,小班幼儿的动作处于关键期,我们设置了让孩子们练习口杯配对、袜子配对、折叠袜子等作为生活区的重点,同时还创设了益智区、美工区等活动。

  二、游戏材料方面值得反思的:

  1、孩子对哪些游戏材料感兴趣? 结合公共区域角色游戏区,我从观察中发现:给各类毛绒玩具宝宝洗澡、色彩鲜艳的、立体感强的厨房玩具、包糖果、电话机、对着镜子照、用调羹、用筷子给瓶娃娃喂糖果、饼干;对色彩鲜艳、有声响的东西特别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在班级区域的生活区中我选择了投放好吃的糖果、口杯配对、卷袜子、袜子配对、蝴蝶找花等活动,孩子们对此类游戏比较感兴趣,而且此类材料准备充分,有个人游戏材料和多人游戏材料。

  2、幼儿如何操作游戏材料? “你有我也有”小班年龄的幼儿还处在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阶段,动作先于思维,用语言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还比较弱,表现为似乎只对某样玩具感兴趣,并沉浸于反复摆弄之中。他们开始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却又不懂如何分享,很容易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争执,从而影响情绪,减弱游戏的意愿。因此,在为小班孩子提供游戏材料的 时候,我们应该尽量为孩子增加平行游戏材料的份数,以满足几个幼儿同时游戏的需求,例如我班益智区中的拼图、奇趣木桩等材料均是多人游戏材料,可同时提供四人参与。

  3、教师游戏指导方面:

  (1)反思

  活动初期我的指导方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总是怕幼儿把区角搞得乱七八糟,把孩子集中起来,手把手地教,教如何操作材料、如何说、如何摆放玩具等。实践证明:如此以来,老师非常累,孩子在长时间的手把手过程中兴趣骤减。 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指导方针:游戏中教师的隐形指导很重要,以不同游戏角色的身份加入,如:有人在家吗,我是瓶罐娃娃的好朋友,到你们家来做客,你们在忙什么呢,哦,我知道了,瓶罐娃娃过生日了,你们在准备礼物,只有糖果呀,要是再有一些别的礼物会不会更好呢?”这样生活区的参与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应该再利用其他材料来完成礼物,游戏就开展起来并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后提醒幼儿玩过后如何整理玩具也很必要。

  (2)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待加强,老师应与家长配合,不断拓宽幼儿的生活经验。

  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第五篇】:区域活动之我见

  区域活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儿的喜爱,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种种的困惑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造成有内容而无实质。比如(1)如何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应的区域?(2)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3)如何使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真正起到支持作用?这些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严重阻碍课程改革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探索: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改后的区域活动,最突显出来的是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传统教师的角色通常是指挥者,是幼儿的全权代理者,一切的课程与活动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幼儿只需要迎合就可以了。但是在主题活动中,活动与课程的安排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紧随着幼儿的兴趣而进行适当调整的,当然在这其中要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及价值所在。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给了区域活动很大的灵活性,利于教师掌握,教师很自然的在此过程去完成角色的转变意识。如在进行主题活动过程中,很多的活动都在区域中完成,很多时候老师都处在观察者、记录者的状态,同时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去帮助幼儿。如科学区《沉与浮》的实践活动中,幼儿自己发现到很多的问题,并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老师自然应该退出来,在一旁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解决困难,而不是强行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学习,是正面的直接的指导,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一味的告之幼儿该怎样做,不该怎么做,或者是应该这样做,幼儿遇到困难也是直接告之幼儿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己自主的学习,通常是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去尝试操作,看是否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时幼儿也能发现许多未知的问题,幼儿有了很多直接面对困难的机会和独立解决难题的机会。作为教师就应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但决不是包办代替幼儿一切思维与想法。老师的建议也仅仅是建议,幼儿可以选择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而且老师只是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思路,帮助幼儿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将幼儿从弯路上拉回来一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旧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在此时是引导者。

  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 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产生对话,双方相互努力,共同建构的学习过程。教师与幼儿是教室环境当中的双主体。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习,可以与身边的同伴相互学习产生互动、与老师产生互动、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互动,进一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在同一区域活动的幼儿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通过区域中同伴之间的互动与相互模仿学习,可以使幼儿自己通过努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的人群,可以化解幼儿人际关系单一的状况,使幼儿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得到改善,进一步的加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内容丰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才能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此活动过程中,幼儿往往表现很投入。幼儿活动越投入,表明幼儿通过操作过程学习到越多的东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许多创意性的想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讨论设置活动区域

  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在设置区域时,应注重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共同讨论、集体参与的作用。

  1、生成内容。

  根据幼儿的兴趣共同讨论来生成活动区域。如在进行主题活动“叶子”时孩子们通过认识茶叶、茶具,观看茶道表演,泡茶品茶后,对于茶叶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有幼儿提议最好能有一个喝茶的游戏活动。通过幼儿讨论决定生成一个“快乐茶吧”,幼儿共同收集所需的材料,茶吧很快“营业”了,孩子们在这个茶吧中充分过了一把瘾,但随即而来的问题出现了,那就需要来解决问题了。

  2、解决问题

  “快乐茶吧”出现的问题是人数较多,孩子们泡茶喝茶非常盲目无规则,于是我通过引导幼儿讨论在真实的生活中去茶吧、咖啡吧的经验共同制定了新的规则,制定出茶谱,幼儿自己协商好茶吧的管理员、服及顾客,并通过发放一定的“纸币”的方式限制了盲目喝茶的数量,这样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丰富了幼儿的交往经验。针对某些区域活动中人过多的现象,我们还引导幼儿通过分析和讨论来重新设置区域数量,增添游戏材料。如有段时间很多幼儿对于美工区非常感兴趣,人比较多,于是我们共同讨论投放了更多更丰富的材料,并延长了开放时间。另外,我们也通过挂牌进区的方式来限制区域的人数,当然,各个区域的幼儿也可以协商交换区卡,从中就更好地体现了规则意识和交往意识。又如在时装表演时幼儿开始不满足于现成的丝巾之类的装扮材料,有创作的欲望,于是我们就共同准备表演材料及道具,如用彩纸、木珠等制作头饰,用报纸、蜡光纸等制作衣服、裙子,还有请美工区的幼儿画画、剪剪进行更精致的装饰。在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更加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发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而且幼儿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材料提供具有开放性。

  区角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幼儿学习、游戏的物质基础。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引发相应的活动,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的。材料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在区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们以小班为例,在材料的选取方面,谈谈应做到的几个方面:

  1、材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一个玩具和真实生活物品相象的程度。小班幼儿年龄小,缺乏以物代物的能力,需要依赖真实的玩具进行游戏。因此,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上,我们尽量考虑它的真实性。如:“娃娃家”提供了仿真水果蔬菜、小沙发、煤气灶、餐具等生活用具,营造一个自然、温馨的家庭氛围。又如:在“生活区”中,为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提供了真实、新颖、美观、能吸引幼儿的各种儿童服饰,改变以往“学习为娃娃穿衣”为“学习为自己打扮”,幼儿在真实、有趣的穿衣活动中提高了自我服务的能力。

  2、材料的潜在性。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能暗示多种解答、避免局限于一个正确答案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操作、试验、探索、即兴扮演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如:在“巧手坊”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废旧的“竹席片”,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了“竹席片”可以变成一块块好吃的“糖果”;一串串漂亮的“项链”;一幅幅神奇的图案;一盘盘香喷喷的“排骨”……

  3、材料的层次性。

  在同一活动区里,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不但应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还应考虑区域设置的教育目标,做到材料提供的层层递进。如:在“计算角”中,为让幼儿掌握“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排序”,我们第一阶段为幼儿提供了不同颜色的塑料珠子,让他们学习按颜色特征分类;第二阶段提供了不同大小、颜色的花片,学习按颜色、大小特征分类;第三阶段则提供大小、颜色、形状不一的几何图形、积木等材料,进一步学习按各种不同特征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排序。这样,材料不同,难易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自主游戏,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设多方位的教育环境,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小班区域活动教育教学实践随笔

https://m.cqwcsy.com/jiaoyusuibi/38079/

分享

热门关注

综合活动教育设计方案【3篇】

活动教育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三则【汇编四篇】

活动教育

安全主题活动教育方案2021年【汇编三篇】

活动教育

节约用水实践活动教育方案【三篇】

活动教育

幼儿园活动教育方案设计精选三篇

活动教育

幼儿园茶文化主题活动教育随笔范文(精选6篇)

活动教育

开展党史学习活动教育新闻稿【九篇】

活动教育

组织生活支部书记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活动教育

学校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021个人

活动教育

2021组织生活会书记述职报告

活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