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

2020-08-23   来源:端午节随笔

  导语:雨清新了六月,当童欢,高考相继告别,粽香飘情的端午节来临了。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欢迎阅读。

  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第一篇】: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一项纪念性活动。每逢端午,江南水乡,尤其是汩罗江两岸都要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届时,江两边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龙舟是一种狭长型的船,船头船尾雕刻成龙头龙尾形状。划船的桡手都是身强体健的青壮年,每人手执一只桨,分坐在船的两边。龙船有许多种颜色,但每只龙舟上,不仅船身、桡手的服装、龙舟上的装饰,甚至船桨都是同一种颜色。船舱内设有鼓手。比赛开始后,桡手们随着鼓手的鼓点一致行动,奋力划桨。江两岸观阵的人们摇旗呐喊,场面非常热闹、壮观。

  赛龙舟是一项非常好的水上竞技运动。就像拔河比赛一样,这项运动需要所有的参赛者协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它赛的不仅是技巧,也不仅是力气,而更是团结一心的精神。

  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第二篇】:“粽”情永远

  雨清新了六月,当童欢,高考相继告别。粽香飘情的端午节来临了。

  还是孩子的时候,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但在端午这天,父母等长辈也会尽力把纪念屈原的粽香与爱,集中施放在米香之中,当糯糯之口沾着红豆与白糖,那满口的幸福总能见到母亲眼角魚尾的微笑。母亲包的小脚粽有模有样,碧绿的粽叶在她的手中更叠,浸胖的米粒乖乖听话,三绕捆扎,一双双活泼可爱米粽脚就挤成一团,叠成罗汉。

  当煮粽的锅冒出沸腾的汽,粽香特有的味清清飘散,屋里屋外,城中村的村道上,运河边就会聚集孩子们追逐的影子,而手中嘴边和议论,都是端午粽子香,味好甜,屈原先,是诗仙,吃了粽子学诗填。孩子们比划着粽子的形状,夸着各自母亲长辈们的手艺。胸前摇晃的蛋袋舞步起彩,她们时不时停下,小心翼翼拿着小耳扒,掏一口坠在胸口蛋袋里的蛋,眯上双眼等得那油香入化神仙生翅膀。那个年代,那个童年,母亲包的粽子要比屈原的诗美,更关健是有“粽”幸福温饱的难得。

  岁月如歌,日子慢慢变迁。当我工作上了铁路,那有名的浙江嘉兴肉棕,第一次吃过以后,就直呼世上还有这顿美味。几十年后,每到端午,各地的粽香,端午文化也就兴方未艾。(龙舟,诗会,比粽大赛等)

  年复一年端午粽香,情系母亲的心灵手巧。说真的,母亲文化只有经过解放后的扫盲班,但母亲记忆挺好,知理识事。和沉默的父亲把我们兄妹四人养大。其生活的艰辛是我们这代人值感恩和钦佩的。年复一年的端午,年复一年的母爱,把粽香情系儿女。

  今年,母亲早早就准备了部分青青粽叶,买好了上等糯米,就等着端午的民俗与亲情欢聚。可是就在5,19那天星期日下午,高血压形成的脑埂(中风),以及后来的脑溢血昏迷,前后五十四小时,因母亲多病系症并发,在重症监护抢救中一去不醒。我们忍痛不惜把母亲的骨灰安于青山鹤飞临水之地。眼前端午小假作休,母亲遗存的端午愿往,静静伫立一旁。那曾经拥有的欢乐与粽香永远地走了,但根植于血脉深处的亲情与怀念永远没走,那溢荡的粽香,青青的小脚棕,那那那,母亲的慈祥从年轻到暮年,就像运河幸福流淌。

  今天,雨多情,风传递,母亲的粽子在继承中传递,她来至一个敬老爱幼的家庭系族,来至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

  端午,屈原诗歌。我则请安母亲,点燃一支香,“粽”情到永远!

  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第三篇】:热闹的端午节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元宵等许多节日。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我们要吃粽子,门前要悬艾草,还要看龙舟赛!上午,我和奶奶去买粽子,艾草了,街上热热闹闹的,人们都在认真地挑选粽子,有的人正在买艾草,我们走到卖粽子的地方,挑选着各种口味的粽子,我挑选可一种我们比较喜欢的原味粽子,买回家了。之后,我们又买了一把艾草,靠在门前。

  下午,我们一家人去汉江河看龙舟赛。在岸上,远远地看到八条长长的龙船,停在江中,每条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条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像离弦之箭一般,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桨,喊着雄壮的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一转眼,一条黄龙越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黄昏,我们都回家了。

  晚上,我们把粽子端上了桌,我把绳子解开,闻到了一股香味,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甜甜的,好吃极了!说起粽子,还有一段小故事呢!传说屈原跳进江里死后,老百姓都来悼念他,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咬屈原的尸体,便向江中投入糯米团。于是,吃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真是热闹呀!

  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第四篇】:端午诗情

  翠绿的竹叶将一个故事经典成梦境,

  洁白的糯米凝聚成一个民族的心声。

  汨罗江的浪花折射出历史岸边那个衣衫飘逸的身影,

  端午节就这样诗意成传统文化旅途不朽的画亭……


  青花瓷的大碗盛满历史文化的灿烂,

  造型精致的桌案书写着一个民族的心愿。

  用竹叶包成的粽子把传统厚重成不老的甘甜,

  那缕幽幽的香气始终灿烂在岁月的炽热心田……


  青青竹叶裹着希望包制成绵绵的好运,

  生活在期待的目光里演绎出五彩缤纷。

  一根长长的马莲草将一个故事系成永不松散的传统曲目,

  于是岁月的河面上永远流淌着醉人的芳芬……

  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第五篇】:端午节粽子

  快到了端午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合适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关于快过端午节的随笔

https://m.cqwcsy.com/jierisuibi/27203/

分享

热门关注

描写端午节

端午节随笔

端午随笔700字

端午节随笔

以端午为主题的随笔

端午节随笔

关于端午节400字的随笔

端午节随笔

端午节的随笔

端午节随笔

端午节的初衷于何?

端午节随笔

端午节随笔900字初中

端午节随笔

关于端午节的随笔

端午节随笔

端午节随笔五年级200字

端午节随笔

大学生端午节随笔200字

端午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