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钟南山

2021-08-05   来源:大学随笔
 钟南山(1936.10.20-)呼吸病学学家。福建厦门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第23任会长。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逆行者,钟南山,供大家参考选择。

  逆行者,钟南山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逆行者,钟南山》。

  大家都是知道,近段时间我国爆发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这让我们想到了2003爆发的非典。当时就是医学专家钟南山率领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不知拯救了多少生命。如今,84高龄的终南山院士又投入了与新型病毒的战斗中。

  钟南山,1936年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是享誉全球的儿科专家,母亲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他却乘坐高铁亲临武汉防疫前线,他选择做一个逆行者,奔向了疫情的爆发地,武汉!

  2020年1月18日上午,他在深圳连夜抢救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病例后,乘坐高铁返回广州开会。会议尚未结束,他通知助手帮他收拾行囊,他需要即刻奔赴武汉。当天的航班已经买不到机票,他和助手汇合后,挤上一列傍晚5点多开往武汉的高铁。正值春运高峰期,临时上车的他只能被安顿在餐车的狭窄一角。刚落座不久,在狭小的餐桌座位上,他立刻拿出相关文件研究。忙碌一会儿后,连日奔波的他仰倒在座位上,闭目凝思。

  当晚11点,他抵达武汉,听取了相关人员的汇报后,操劳一天的工作和行程才算结束。

  19日一早,他前往医院观察相关患者。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5点,他又乘坐飞机到达北京,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回到酒店时,已是凌晨2点。

  20日清晨6点,他起床准备材料,紧接着是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又是忙到深夜。

  空闲的时间里,他接受白岩松的采访,向公众详细解读新型冠状病毒的来龙去脉。没有丝毫隐瞒,他坦诚地告诉公众: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可以人传人,存在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同时他也提醒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如果身体不舒服及时就诊。出门最好佩戴口罩,勤洗手……

  他一直在关心公众,似乎没有时间关心自己。连轴转的日子里,已经84岁高龄的他仍旧临危授命,冲到一线扛起重任。

  《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说:我要向您致敬,你是人民的英雄,你是中国的脊梁,17年前是你领军非典,17年后与病毒作战。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我要认真读书,将来做像您一样的人,顶天立地,为国争光!

  逆行者,钟南山

  武汉疫情蔓延。

  一个“过气”老人,也随之重回公众视野。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2020年,武汉有事。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

  钟南山,一个仿佛永远不会怂的逆行者。

  前段时间,一张照片刷屏。

  这是钟南山在工作一天后,紧急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没有座位,他挤在餐厅一角,疲惫地睡着了。

  随后,他频繁出现在媒体,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

  而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

  在民众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

  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神奇地拥有了100%的可信度。

  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老百姓为什么信他?

  听了下面几个故事,你就懂了。

  01

  他的逆行,改写了非典的结局

  2003年,中国出了两个英雄。

  一个顶天,一个立地。

  顶天的是航天英雄杨利伟。他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了中国第一个“上天”的人。

  立地的,就是医学专家钟南山。他在抗击非典中战功赫赫,拯救了不知多少生命。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说:如果没有钟南山,抗击非典的结果可能要改写。

  这句话背后,是个惊险的故事。

  2002年11月,广东佛山出现第一个非典病例。

  随后,这个可怕的疾病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成千上万人感染,却无药可医。

  你能想象那种局面吗?

  一种极易传染的病,得了就可能没命,但医院毫无办法,用了各种药,都完全无效。病人一波波涌进医院,医生护士一批批被传染,但他们都只能无望地躺在医院里,一天天恶化。

  医学专家都在拼命想办法,但前期,很多专家误入歧途。

  北京方面,有权威人士宣称“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媒体随后大量报道。

  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如果照此方案执行,不知非典还要多带走多少生命。

  但在当时一团懵的局面下,大部分人倾向于采纳这个建议。

  只有钟南山坚决反对。

  因为他试过很多次,抗生素对非典患者根本无效。

  于是他顶住压力,多次疾呼:病原不是衣原体,不能使用抗生素。

  公开挑战权威和同行,这是很“没情商”的行为。

  钟南山后来跟朋友解释:“这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事关病人的生死,耽误时间,用错了药,就可能多死几百人。”

  这位67岁的老人,通过翔实的研究,最先摸出了非典的基本真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

  他的坚持,使广东在非典防治中没有走更多的弯路,广东省SARS病死率全球最低(3.8%)。

  而钟南山团队当时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也成为我国SARS诊治指南的基础,大大提高了非典的治愈率,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

  如果不是钟南山的“叛逆”,也许非典的结局真要改写。

  02

  “灾难面前,不能扯淡。”

  当然,钟南山的“叛逆”,远不止那一次。

  2003年4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官员在会上宣称“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尽管钟南山会前已经被告知“不要讲太多”,但他还是忍不住开口反对:“什么叫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目前病原都还没搞清楚,你怎么控制它?”

  钟南山不傻,他知道这样说话意味着什么。

  他事后透露,发布会前,他在父亲的坟前站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说真话。

  因为他坚信“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当时全国疫情都在蔓延,我们所的医生都倒了20个了,实在不能扯淡。”

  “非典是疫情,社会上的谣言和恐慌则是另一场疫情。现在回头看,后者的破坏力更大。”

  他好像有些叛逆,但这正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良知和勇气。

  那场发布会9天后,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因为处置非典疫情不力,双双被免职。

  灾难之下,最见人性。

  有人趁着混乱,大赚横财。

  有人为了保官,欺上瞒下。

  有人惊慌失措。

  有人避之不及。

  但是。

  也有钟南山这样的人,于危难中挺身而出,奋勇向前,左手对抗灾难,右手托出真相。

  这样的人,就是国家栋梁,就是民族脊梁!

  03

  他心中,有信念。

  钟南山,1936年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是享誉全球的儿科专家,母亲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因为他出生的医院地处南京钟山以南,所以父亲为他取名“南山”。

  他儿时经常去医院,眼见父亲全心全力治病救人,从不懈怠。

  他的家里,也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孩子康复后,家长高兴,他父亲也很开心。

  钟南山说:

  “那时候我就觉得,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有很强的满足感,这是我热爱这个行业的一个原因。”

  所以,他对“治病救人”这件事,是有强烈信念感的。

  他做医生,也许有谋生的考虑,但更是骨子里的追求,这是他至高的梦,他不愿亵渎。

  他说,中学老师曾经告诉他一句话:

  人不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

  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

  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

  这句话,钟南山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所以,他会在非典最凶时,大义凛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因为他觉得,那是他的使命。

  非典时期,67岁的钟南山曾经连续工作整整38个小时。

  最后查完病房走出来时,他感到天旋地转,因过度劳累而病倒。

  他发烧,乏力,甚至出现了肺炎。

  但他自己观察体会,觉得不是非典,就把自己隔离在家,在门框上钉一枚钉子挂水。

  几天后,症状消失,他立刻回到医院,继续投入战斗。

  没有人要求他,是他自己发自内心地愿意有此担当。

  一颗救世之心,一腔赤子热诚。

  一身高超医术,一片赤胆忠心。

  有这样的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是全体国人的幸运。

  04

  路见不平就开怼

  非典之后,钟南山的名字渐渐在公众视野里淡去。

  但他其实一直没闲着,他在坚持业务研究之余,不时发声。

  几乎每一次,都大快人心。

  他质疑新药上市不规范,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发问:

  “我临床45年,有的药我都叫不出名字,这么多新药是怎么出来的?同一种药能有十几到几十个名字,往往是一个药品改个名,摇身一变,就成了新药,‘身价’立刻飙升。这些批号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

  他看不惯有些人空谈,在广东两会上开怼:

  “现在大家的发言,8分钟是肯定和表扬,2分钟是自我表扬,最后一分钟提点问题,而且还鼓掌,我一直想,鼓什么掌呢?”

  他坚持对公共事件的发声,在论坛上批评广州的空气污染:

  “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50岁以上广州人的肺都是黑色的!”

  八九年前,人们还不知道PM2.5为何物,他就多次呼吁检测公布PM2.5数值,并提出“灰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

  当时方舟子跟他论战,说他蹭雾霾的热点,夸大雾霾的危害。

  钟南山有理有据地回应了他。

  两年后,世界卫生组织把雾霾列为一级致癌物,完全印证了钟南山的观点。

  因为屡次发表质疑观点,钟南山一度获封“炮王”。

  他自己说:

  “我老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都不太受欢迎。”

  但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心做一个耿直科学家,不要乖乖听话,但求无愧于心。因为“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

  05

  自己打脸

  极偶尔的时候,钟南山也会错。

  2009年5月,他有次对媒体自我检讨:

  “昨天我说甲型流感与普通流感的病死率相似,应该是说错了。确切的数据应该是普通流感的病死率是百分之零点多,而甲型流感是百分之一点多,其病死率要高于普通流感。”

  那时,他已经是极受推崇的大神,但他依然保持冷静,严谨遵守科学精神,发现错了,就主动站出来,自己打脸。

  比起那些明知错了还讳莫如深、咬牙嘴硬的专家,的确是高出很多。

  钟南山说:

  我接触过许多真正有学问的人,他们敢于肯定自己,也敢于否定自己。

  对的东西,他敢坚持。但经过实践发现是错的,他也敢否定。

  否定自己有时比肯定自己还要难。

  我要按照事实来说话。一旦事实证明我错了,我就要纠正过来。

  “错了,就要承认并改正。”

  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品质。

  但我们成年人,因为虚荣,因为利益,因为各种各样的复杂心理,往往很难做到。

  只是,出了错,又不认,那谈何改变,谈何进步?

  毫无疑问,一个愿意认错的科学家,才会是一个好的科学家。

  一个坦诚接受打脸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06

  所以,人们信他。

  仔细看钟南山的采访,你会发现他有个口头禅:“我实事求是地讲”。

  每次他预估自己的话不太中听,就会沉吟一下,说“我实事求是地讲……”后面一定是一堆大实话。

  他严格秉承一个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客观,诚实,有一说一。

  包括这次在武汉。

  在他开口之前,我们对疫情所知甚少。

  很多重要信息,都是钟南山第一个告诉我们的:

  明确此病人传人。

  医护人员有感染。

  没事尽量不要去武汉……

  这个84岁的老人,不但医术高超,更敢讲真话。

  《人民日报》微博这样评价他: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的确。

  所谓医者,妙手仁心。

  这世上缺回天的妙手,更缺无畏的仁心。

  钟南山二者兼具,所以,举国敬仰。

  同事说,她妈本来有点为疫情恐慌,但昨天在电视里看到钟南山,就跟她爸说:看到钟南山,我心里就踏实了。

  她爸说:我也是。

  老百姓不会太多溢美之词,这句“看到你,我心里就踏实”,就是最大的赞美和信任。

  而钟先生,也配得上这赞美,这信任。

  愿钟南山院士寿比南山。

  愿南山之外,还有南山。

  逆行者,钟南山

  十七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你可曾想过,你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地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时,说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他说:

  “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没有到位!”

  两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响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后,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却重归于寂静。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国,来势汹汹。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击疫情。他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

  他,犹如在无边阴霾中生出的丝丝光线,驱赶了黑暗。而人们只要见了“钟南山”三字,便不觉惶恐,只觉心安。

  他是“身着白衣,心有缎锦”的白衣天使;是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刚正之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双国士。他是钟南山院士。

  令人更加动容的是,我们中国,有无数个“南山”。

  他们在国难面前,在酷暑与严冬中逆着万千车流,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你听,那一个个热血的心跳,那一次次跳动的脉搏。你看,他们是无畏的勇士,他们是逆行者。逆行者,永不被打败。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哪怕用微弱光芒,也要把天地开创,这便是中国的脊梁。

  愿钟南山院士寿比南山,愿我们可以常见“南山”,愿南山之外更有南山。

逆行者,钟南山

https://m.cqwcsy.com/xueshengsuibi/76001/

分享

热门关注

思想汇报2020

大学随笔

英美国家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启示

大学随笔

最新现实表现材料

大学随笔

2021大学生抗疫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随笔

演讲比赛方案

大学随笔

植树节新闻稿

大学随笔

全球最烂股市排名

大学随笔

思想报告

大学随笔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大学随笔

2020全国二本大学排名

大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