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2021-10-06   来源:初中随笔
策略,指计策;谋略。一般是指:1. 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2. 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3. 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目标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核心素养成为中国学生培养导向之后,课程根本性质与培养目标没有改变。

  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良好的教学是教师发挥主导性、充分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其特征有三:具有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民主活跃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牢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达到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养成积极健康的道德素养与法制意识的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过于重视知识传授

  当前教育形式虽然在逐步转向素质教育,但中考的考试模式并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学校与教师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过程能力培养的现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虽然道德与法治偏重于教学实践,需要生活与理论相结合,但这样的教学环境,难以真正让教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僵化

  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具有高度的生活化、活动化的特征,素质教育也强调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妥善处理三维教学目标关系。教师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开展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教学进度等限制,活动得不到开展,或者活动仅限于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没有真正引发学生思考、反思。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认识不到位

  中考决定着初中学生的升学。在中考中,道德与法治相比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所占的分数低,相比于同是副科的物理、化学等科目,又显得简单了一些,容易造成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轻视。加之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机械,极易引起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厌恶情绪,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不仅强调学生的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对学生的品德、人格、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判断是非的能力。学校是一个极为单纯的环境,学校教育教给学生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学生对外部社会缺少了解,思想单纯不成熟,这类负能量的事件接触得多了,必然会对已有的道德与法治认识产生怀疑,从而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变革考试评价体系,突出核心素养的培育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主权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教育,使学生具备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相统一。在这样的要求下,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无法反映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反而会束缚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堂活动,阻碍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标准的改革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更注重评价过程。具体措施可以有:变一考定分数为结合学生日常在课程教学中的表现与考试分数决定成绩,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监督评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是践行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教学方式、内容的创新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面向生活的,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要紧贴实际、联系生活,教学方式要生活化、现实化。对于教师,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教学具有科学明确的目标,教学方法活动化,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得到能力和思想道德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课堂活动实施的依据。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看到清晰明确的学习方向,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在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导下,依据生活经验,开展实例讨论、自我反思、情境转移、实地考察等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兴趣方向,灵活运用情境创设法、讲授法、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教学中鼓励小组讨论、主动发问、自我反思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学中直面社会问题,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信息时代,初中生获得校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他们可以轻易了解社会上的最新动态、热点新闻。这些信息良莠不齐,价值观导向不一,初中生几乎无社会经验,价值观未完全定型,这极易造成他们对是非标准的困惑,甚至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的核心素养,使其树立对事物判断的正确标准,提高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了解社会时事热点、把握社会最新动向,从中提取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案例的信息,做好备课;采取事件代入、情景代入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分析事件,判断对错,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教师通过引导与解惑,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评价问题,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价值导向,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提出都是对这一趋势的有力回应。道德与法治课程事关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更直接影响着“做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要求。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承上启下、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可以说影响着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前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真正理解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正确道德与法治观念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https://m.cqwcsy.com/xueshengsuibi/88302/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中随笔300字作文范文(精选5篇)

初中随笔

初中随笔300字左右锦集三篇

初中随笔

初中随笔600字左右【4篇】

初中随笔

初中随笔600字日记汇编4篇

初中随笔

初中随笔作文简短(合集6篇)

初中随笔

八年级动员会发言讲话

初中随笔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初中随笔

初中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初中随笔

2020年初中语文国培学习总结

初中随笔

最新经典党课讲稿

初中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