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

2019-12-17   来源:随笔美文

  导语:《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浅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时下,网络里流行“激活”一词,同样,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学习能力、对事物的关注能力和已有知识结构差别很大,即使老师水平再高,但如果课堂不能被激活,一部分学生恹恹欲睡,其效果同样大打折扣,如何“激活”确实是一门艺术。

  一、 巧妙导入,质疑激趣,热激活。

  如何打响第一枪,使“课伊始趣亦生”,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要像油锅里滴上几滴水一样,把课堂激活。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悬念导入法”、“质疑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讨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观察导入法”等多种导入法,力求做到新颖、有趣。例如在五年级上《56个民族56枝花》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问学生,你知道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多,有的学生说我国有56个民族。师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生回答之后,师问你们想不想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生说想,师说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从而进入主题,这是质质疑激趣,热激活。

  二、善用鼓励,适当评价,暖激活。

  鼓励也是一种艺术,当然可以有所侧重,语言鼓励、表情鼓励、动作鼓励等,只要学生接受,师生能配合默契后,都能收到较好效果。使课堂上如沐春风。师生交流默契,经常会充满会意的微笑。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踊跃,学生自然百听不厌。当然还要加上适宜的评价,评价应是一根连缀学生的红线,通过评价牵线搭桥,连缀学习,对学习情境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在五年级上《奔腾的江河》一课中,生模拟当导游介绍长江两岸的名胜古迹,在学生生动地介绍四川乐山大佛时,师评价:谢谢你带领大家参观了乐山大佛。在介绍长江入海口城市上海时,师评价:听了你的介绍,我真想去上海看一看。评价,应该是一束赏识学生的灵光,充满了关爱和呵护,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延伸了学习的热情,做到情动而辞发,使学习过程和谐一体,其乐融融。而且注意评价语言不可单一,“你真棒”,左一个,右一个充斥课堂,而会造成学生听觉疲劳,应注意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意创新,学生就爱听、想听。

  三、添加幽默,语言艺术,巧激活。

  幽默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老师不能板着面孔。在课堂显得沉闷的时候说句歇后语,插个笑话,猜个谜语,用来调节气氛不好吗?例如在五年级上《奔腾的江河》一课中,在了解母亲河——黄河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音乐课在唱《黄河颂》时,一生唱到风在吼,马在哮,母亲在咆哮……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唱,生说黄河是母亲河,母亲是就黄河,音乐老师无语。”在学生一片笑声中,师说,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当然,课堂上的幽默一定要健康、高雅,如果备课时有所设计,使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其效果会更好。从而可以创设宽松融洽的环境,更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求表现欲,对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四、引入竞赛,动静结合,精激活。

  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那课堂气氛可想而知。竞赛可分为两组型和多组型,两组型就是把学生一分为二,答问时可以一组一个轮流答,也可以出题后抢答,抢答更容易激活课堂,但组织不严密可容易造成混乱,需要老师精心组织,才能过到较好的效果。多组型组织起来麻烦些,更需要有周密的安排,应该在竞赛中“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不能把课堂搞成几个尖子生的对擂。

  例如,在五年级上《首都——北京》一课中,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并交待下节课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交流。在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轮流介绍我国首都北京,看看哪组收集的资料、图片多,介绍得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介绍。歌曲、舞蹈、当导游等,在学生争相介绍北京时,一节课轻松过去,学生对北京的印象也很深刻。

  五、走进生活,联系家长,外激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儿童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学习,学习是在活动中实现和发展的,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例如在五年级上《英雄的人民》一课中请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军人来给学生讲讲他们当年的英雄事迹,让学生随老军人一起走进战争年代,让学生切实了解到能拥有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是中国老一辈多少人的共同努力。这种活动具有整活性,负载的意义是多元的,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去感受,多和家长沟通,共同创造氛围,把课堂内外联系起来,激活起来。

  总而言之,做为一位品德老师,同样也要努力思考、认真探索,使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既会学,又乐学。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第二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随笔

  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体验,生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它不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会作为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作为活动追求的结果。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我知道了要上好一节品德课教师要根据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连接体验,提高教学实效;要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和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这就是我在这闪实践后所得,所思,所感。这想:我会朝着我奋斗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很好地用于农村小学的课堂中。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第三篇】: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品德与社会通过教学感受到知识的展现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继而学生自己得出新的知识。这也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之一。

  教师上课要有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燃烧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参与的热情、继而能够对这门学科有感情、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从何而来?我想教师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那我们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得到提升。教师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阵地还是在课堂,我想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有激情,像一个节目主持人一样,激发学生对你的“节目”的兴趣。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第四篇】:《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面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大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第五篇】:《品德和社会》教学随笔

  小学四年级品德和社会第一课《诚实是金》,在《放大镜》的板块中,我让学生演一演其中的一些情境,我发现学生往往只注意其中的一部分细节,学生的考虑周全性绝对是不足的。当让学生表演打碎了花盆,向老师主动承认错误时,学生注意到的是怎么说,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应该把打碎的碎片先打扫干净,学生的表演是脱离生活的。

  我想:作为老师,不应该只要求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对平时细节的关注。我让学生说说:“刚刚他表现得怎么样?”学生也是往往紧扣题意说,他表现得很诚实等等。我再提醒他们:“当发现花盆破了,你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学生突然恍然大悟,才知道要做什么。于是,我引导他们重新表演一遍。我想,通过2次表演,学生一定会记得更牢的。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随笔

https://m.cqwcsy.com/zhuyaoneirong/39034/

分享

热门关注

关于英语美文摘抄50字【五篇】

随笔美文

描写冬天美文欣赏范文(精选3篇)

随笔美文

英语美文摘抄【四篇】

随笔美文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范文(精选7篇)

随笔美文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三篇】

随笔美文

关于廉洁从教教育随笔【三篇】

随笔美文

课题研究随笔范文(通用3篇)

随笔美文

小学教育随笔【3篇】

随笔美文

书法教学随笔5篇

随笔美文

小学教育随笔集合6篇

随笔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