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十一篇

2024-02-07   来源:热门资讯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今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十一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汇报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县是煤炭资源县,产业工人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扎实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义特殊、至关重要。*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围绕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的目标下功夫,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强化产业工人政治思想引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始终。

  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大要求,按照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改革任务,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合力作用,将产业工人生产一线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人员吸纳入党,强化了优秀党员在产业工人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扎实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等主题活动,并依托个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站点,举办宣讲*场,广大产业工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加坚定。

  坚持工人阶级地位不动摇,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团组织代表委员中的比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争当有理想守信念的最美奋斗者。通过以上举措,我县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稳定,主动融入大局,贴近全县工作重心,确保了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产业工人激励奖励制度,让创新型产业工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实现双丰收。

  “十四五”时期,我县在产业工人队伍激励奖励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督导、通报、表彰等工作制度,并通过融媒体、*专刊等渠道,大力宣传产业工人队伍在改革建设中的作用成效,为鼓励和激发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热情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对于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技术能手、创新型人才优先推荐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着力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水平。大力开展“五小六化”活动,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

  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创新成果按要素、按比例参与分配制度;通过股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引导企业建立职务发明管理制度。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同时,*县注重选树优秀技术人才榜样,发挥榜样、模范力量,激发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截至目前,*县共有省市级劳模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3个,选树“工匠”*人,这些优秀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增强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水平,把提升工人队伍职业技术能力作为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提升,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2021-2025年*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规划纲要,紧密结合我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全县劳动竞赛五年规划,其中将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作为主要任务,目标更加明确,进一步健全了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着力完善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工会、人社等部门职能作用,带领引导行业企业自觉加强职工技能培训,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职业培训,形成推进产业工人教育和培训的工作合力。

  几年来,由部门、企业和社会职业学校等不同主体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累计300余场次,参与培训的职工达到3.2万人次,职工学习技术的渠道更宽,机会更多,水平更高。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劳动竞赛作用发挥,逐步开展了煤炭、建筑、医疗、教育、快递等行业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参与职工人次达2.8万人次,激发了产业工人提升本领、强化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竞以强技、争先创优的社会氛围。

  四、优化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服务,让竭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深入工人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旗帜鲜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劳动经济权益。*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工人至上”理念贯穿始终,助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疫情后复工复产期间,县人社局、工会等部门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春风送岗”行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大力实施增岗行动,乡村设立护林岗、网格岗、防疫岗等,驻县企业设立保洁岗、后勤岗、保安岗等,增加了职工就业渠道。

  我县通过完善劳动经济、集体协商、安全健康等权益保障机制,积极维护产业工人接受教育培训、薪资待遇、职业健康等权利,防范企业欠薪、违规裁员等损害职工权益的现象发生。同时,深化“四送”、职工大病医疗互助等品牌服务,积极探索职工普惠化服务、爱心驿站建设等新型服务模式,扩大受益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也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工人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产业工人付出与获得存在差距,产业工人自身提升动力不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工作合力不强等。

  下一步,*县将不断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的职能,切实发挥好总体谋划、统筹推进的作用。

  二是压实成员单位责任,树立“一盘棋”思想,对照改革任务,做好任务分工,落实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三是切实做好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有计划、动真格对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行动,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绩效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篇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杞县紧紧围绕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升、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按照国家、省、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整体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责任,创新思路举措,加压驱动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思想政治引领,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围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加强产业工人政治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联合团县委、杞县全域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庆“五一”迎“五四“致敬劳动者争当志愿者青年比奉献”系列活动的通知》,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国网杞县供电公司等单位分别组织开展了先进事迹宣讲会、技能比武、演讲比赛等活动。

  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涉改部门立足本职,围绕产改任务,发掘工作亮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利用开封日报、大象新闻等媒体向社会宣传周长河、朱仕洪、许湘峰、孙利娟等省市县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宣传改革实施中的先进典型、经验成效,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模、尊重劳动、尊崇工匠的时代风尚。

  二、组织保障有力,督导检查推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工会,总工会主席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项。

  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出台《杞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步骤、落实时限和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夯实工作责任。

  三是加强督导落实。协调小组多次召开产改推进会,加强督导检查,制定考核细则,建立每月定期督察通报机制,要求各成员单位每月上报产改推进情况和工作亮点,年底进行综合量化考核,确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有力推动。

  三、聚焦工作重点,合力推进落实

  一是提升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增加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以及各级劳模、先进工作者的比例,探索实行产业工人在工会等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推动企业完善和落实重大决策听取产业工人意见制度。召开座谈会倾听职工群众心声,了解职工群众所需,当好“娘家人”“贴心人”。

  二是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活动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高标准完成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产改试点打造工作,目前,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工会办公区、职工活动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完成高标准升级提升,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公司职工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同时,深入国网杞县供电公司、移动公司、烟草公司、农商行等四个基层工会,积极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升和创建工作。

  三是积极做好建会入会工作。把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作为重点,联合交通运输局、邮政局、市场监管局分别召开相关企业座谈会,深入开展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最大限度地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成立新业态工会联合会,架起连通党联系新业态劳动者的桥梁和纽带,增强职工入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工会成为职工群众“遇到困难想得起、表达诉求找得到、解决问题靠得住”的知心人、贴心人和娘家人。截至目前,共完成37家企业的建会工作,新发展会员3400人。其中,新业态劳动者已完成13家企业的建会工作,发展会员1009人。

  四、强化技能培训,增强职业素养

  一是加强技能培训。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依托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采取“校企结合、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完善产业工人技能支撑体系。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普法宣传,共计开展电工、家政教育服务、《民典法》、《工会法》、《女职工权益手》等培训共计12期,发放宣传册20000本,参加培训人员500余人次。为广大企业职工、农民工提供免费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平台。

  二是开展关爱女职工活动。深入海澜之家制衣有限公司、河南万顺制衣有限公司、龙宇化工、牧原公司等企业,聘请法律工作者为女职工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聘请医院专家为女职工开展义诊,举办普及女职工“四期”保护知识、职业病防治、两癌防治及疫情防控知识讲座。先后有500余名女职工享受到免费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不仅为她们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更让她们切实感受工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给她们撑起一把温馨健康的“保护伞”。

  五、持续慰问救助,推进常态化帮扶

  一是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开展了“慰问一线保洁员,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先后为五里河镇、高阳镇、沙沃乡等乡镇共计1500名农村保洁员送去价值21万元的工作服、手套、水杯、毛巾等慰问品。

  二是慰问困难职工家庭。在“六一”儿童节,走访慰问农村留守儿童、困难职工家庭和新就业形态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为他们送去书包、夏凉被等慰问品。

  三是扎实推动常态化帮扶工作。坚持物质帮扶和思想引导并重,做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物质送温暖与精神送温暖相统一。持续做好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确保精准及时,实行动态管理,为每一个困难职工建立档案,共救助46人,发放救助金13万元。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困难职工建档帮扶工作,确保全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圆满完成,出台《杞县总工会常态化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分别召开县直单位、乡镇和企业等基层工会常态化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部署会,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措施和要求。当好困难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关怀和温暖。

【篇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10月22日,鄂州市2021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要求,各产改小组成员单位要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思想引领铸魂,让产改动力活力不断迸发

  鄂州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夯实打牢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把凝聚产业工人爱党爱国、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推进产改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下真功、谋创新、求实效。

  着力把更多优秀产业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市委组织部创新工作思路,对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实行计划单列,突出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重点任务。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必修课,抓好示范培训、分类培训,创新微信、微博、微视等“智慧教育”新模式,2021年,集中培训产业工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370余人。

  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市委宣传部持续放大引领优势,组织动员主流媒体和文艺工作者,创新开展宣传报道和艺术创作,推出了一批在全市产业工人中产生广泛影响、引发强烈共鸣的宣传专栏和文艺作品。其中,讲述劳动人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挥洒汗水,表现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伟大风采的广场舞《凤凰飞旋》,获全省第四届群众广场舞展演一等奖。

  着力发挥工会群众工作优势、切实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突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工会干部带头讲、劳模工匠分享讲、深入企业点单讲相结合文章,用产业工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职工故事、劳模故事、工会故事。各地各单位工会结合各自实际、创新工作载体,通过职工大讲堂、劳模工匠宣讲团、演讲征文比赛、职工文艺汇演等多种有效形式和途径,汇聚起产业工人队伍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共同意志。

  服务大局建功,让劳动者奏响时代强音

  我市牢牢把握推进产改的目标基点,充分发挥广大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式、完善载体,激发建功立业热情,释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着力融入发展大局,擦亮品牌载体。市总工会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等单位,紧扣“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发展定位和“一核两极多点支撑”发展格局,聚焦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和技能竞赛,创新冠军晋级赛、明星员工赛、班组达人秀等赛制,提升赛事吸引力和职工参与度,竞赛范围向非公企业、新产业新业态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参赛单位230家,覆盖一线职工5万人次,掀起了产业工人凝心聚力促发展、立足本职作贡献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着力职工创新创造,激发热情活力。市人社局实施“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新增返乡创业人员606人,带动就业1831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发放贷款5508万元,扶持创业283人。市总工会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枫树线业等15家职工(劳模、工匠)示范创新工作室,大力开展“我为建设美丽鄂州作贡献”“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成果征集活动,启动全市首届“工友杯”职工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等活动,组队参加第四届职工创业创新大赛、“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汽车维修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有效引导广大产业工人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最强音。

  素质提升攻坚,让产业工人更好成长成才

  坚持多方协同、多措并举、多维推进,聚焦产改重点内容,加快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打造有本领会创新的劳动者大军。

  着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市人社局高质量实施以工代训、岗位技能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训项目,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今年落实专项资金2014万元,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进行补贴,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1.5万人次;市教育局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组织中职学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为广大产业工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技能等级、增强寻岗就业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持。

  着力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市人社局深入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改革,组织认定湖北航空技术学校等12家社会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0批次,评定优秀技能人才1666名,其中中级工1457名、高级工209名。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畅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贯通通道,在全省率先制定《鄂州市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双贯通专业对应目录(试行)》,组织市政工程公司106名机械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职称类技能类评价贯通工作,66人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着力打造技术技能平台。市总工会整合泽林农民工大市场资源,联合鄂东职校特种设备操作培训中心,举办3期泽林农民工叉车培训班,免费培训农民工102人次;授牌5家市级“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集“短期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集中培训与研学养智”融合发展为一体,为广大产业工人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联合开展“鄂州工匠”选树和“荆楚工匠”培育活动,激励广大产业工人钻研技术、争当工匠,展现我市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

  维权服务有力,让产业工人福祉全面提升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产业工人全面发展,让产业工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市上下坚持把改善产业工人民生、提升产业工人福祉、保障产业工人权益摆在重要位置,在加大产业工人维权服务力度上下真功、见真效。

  着力强化切实维权。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及薪资分配领域矛盾较往年相比有所增长,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推行“法院+工会”诉调对接维权机制,发挥“高原信访工作室”一站式调处平台作用,创新“驻点+流动”“预约+上门”多样化调解模式。1至10月,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2起,调解成功率超过50%,为职工争取经济补偿1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劳动权益。

  着力做实暖心服务。市总工会积极推进产业工人与贫困地区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建立完善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常态化帮扶机制,制定帮扶流程、优化程序,形成困难职工无纸化建档、“一网通办”帮扶新模式,市总工会权益部部长马祥来获评“全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持续唱响帮扶“四季歌”,开展多层次、保重点、广覆盖的春节“送温暖”活动,筹集慰问款物500余万元,慰问困难职工、劳模和一线职工(农民工)1.2万人次;筹资87.4万元开展“暖心三送”关爱留鄂过年外地务工人员专项行动,对92家重点企业、在建项目的3870名外地务工人员进行慰问;“送清凉、送健康”活动惠及14300名一线职工,“金秋助学”活动帮助118名困难职工子女圆梦大学;大力推进新一轮武汉城市圈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新增参保职工1.9万人,给付互助金70余万元;持续开展职工爱心消费活动,今年筹集专项补助资金296万元,拉动我市农副产品消费1252万元,更好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着力突出重点帮扶。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和公安、民政、住建等部门通力协作,从就业推介、户籍管理、收入保障、住房供给、社区服务、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切入,常态化开展“为农民工办实事”活动,积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推动农民工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同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壮大队伍赋能,让产改之路持续走深走实

  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发生深刻变化,“80后”“90后”、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把广大新兴产业工人和农民工有效组织起来,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

  着力聚焦农民工群体。针对新就业形态群体不断壮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的发展趋势,市总工会持续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集中行动和百人以上企业建会专项行动,指导食品安全行业、房产中介、物流行业、社工组织和邮政快递行业成立工会联合会;以临空经济区为重点,推行“区企联动、一站入会”工作模式,为机场项目参建农民工开辟入会“绿色通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工人和农民工入会率。

  着力聚焦新生代就业群体。我市把新生代职工作为重要储备力量,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职业院校发展工作,紧跟产业变革和市场需求,优先发展适应航空物流、电子商务、生物医药、金刚石、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截至10月,我市中职学校与23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1100人,19个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初具规模,为培育更多知行结合、工学合一的应用型青年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篇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一项与亿万产业工人息息相关的重大改革拉开大幕。

  5年间,从“试点探索”到“区域展开”,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到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正阔步走在新征程上。

  组织推动凝心聚力

  作为一项系统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需要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

  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近百个,各省(区、市)均已成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各地方制定产改专项规划或纳入地方整体规划,把产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或督查范围,压紧压实责任,创新改革举措,狠抓任务落实。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完成对工会法的修改,明确规定了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等内容。“产业工人是改革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只有坚持改革为了产业工人、依靠产业工人、造福产业工人,始终围绕产业工人特点和需求来谋划和推进改革,才能激发起广大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起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改革注入强大动力。”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马璐说。

  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改革的初衷之一。全总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超500万职工参加“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演讲比赛,超8000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聆听了身边榜样的奋斗故事。

  “1995年12月,组织批准了我的入党申请。我就想当一名好电工,给乡亲们送去光明,让大伙过上好日子,如果遇上急难险重任务,我也会第一时间冲上去。”谈到入党初心,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员许启金这样回忆。许启金用行动坚守初心,用实干担当使命,累计高质量完成1200多项高压带电作业任务,消除3500多处输电线路隐患,完成创新项目100多个。

  像许启金一样优秀的高素质产业工人还有很多。5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按照《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的“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要求,一项项举措陆续推出,改变也悄然而至。

  ——劳动和技能竞赛提档升级,工匠人才破土冒尖。

  胡兴盛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八三厂的一名数控维修工,工作之余,胡兴盛喜欢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赛场上,与优秀的‘技能大咖’同台竞技,既能开阔视野,也能激励我苦练技术,精益求精。”胡兴盛说。经过无数次的练习,胡兴盛获得了2021年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工”冠军。

  以比促学、以赛促练,各行业各地方将技能大赛融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在全国总工会的推动下,技能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转向“智力型”“效益型”,广大职工踊跃参与,一批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的技术人才破土冒尖、脱颖而出,展示出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有1.14亿人次职工参加各级工会开展的技能比赛活动,有405.6万人次职工通过技能比赛晋升技术等级。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助力产业工人建功立业。

  “这是我参加地铁建设评估会的体会,供大家学习参考。”忙完手头的工作,全国劳模、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张海波打开手机,点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张海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微信群,分享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总结。“作为全国劳模,我要主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助力青年人增长本领,带领他们开展技术攻关,创新突破。”张海波说。成立7年来,张海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劳模工匠、技能大师、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等创新人才充分交流、智慧众筹、成果共享的新空间、新平台。

  成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用人单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2万家,激励了更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按照《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将达到500家左右,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达15万家。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提升职业技能。教育部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汇聚实训、案例、精品课程等资源4000余条;工信部推出“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网上学习平台”,累计上线六大类476门课程8968个视频,浏览量超2000万人次,为550万人次提供技术技能学习服务;全国总工会建成“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累计培训职工超1.5亿人次。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有技能、有发展、有地位的高技能产业工人。

  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企联合培养的“订单班”成为很多学生和家长的首选。与普通专业班级相比,“订单班”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校企优势互补和产教深度融合,实行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快提升职业技能,实现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放眼全国,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学院还有很多,他们紧扣国家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搭建各类实训基地,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打造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既要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又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鼓励广大青年选择职业教育、练就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晓峰说。

  激励保障全面发展

  解决好产业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激发产业工人队伍的内生动力,激励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变化真的很大,过去工资收入由岗位薪酬和绩效薪酬组成,现在新增加了一项能力薪酬,技能等级越高,这项收入就越多。”谈到技能人才的待遇问题,在一线干了26年的张恒珍感受颇深。2019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评上了高级技师,两年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很快,张恒珍就晋升为特级技师,按规定将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待遇。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年来,感受到变化的远不止张恒珍一个人。中国华能集团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打通行政岗位职务序列和专业技术技能职务的横向转换通道,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强化技能贡献;中国中车集团探索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短期激励与长效激励相结合的激励体系,努力实现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建立技能提升与薪酬水平相匹配的联动机制,优化技能等级评价标准和培养体系,促进产业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时代赋予产业工人以重任,也将赋予产业工人以荣光。除了待遇提升,近年来,致敬劳动者的表彰也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向产业工人倾斜。在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中,有373名产业工人,占比40.1%,全国总工会还单列35个奖章、3个先锋号名额,用于表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胜者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者。与此同时,各级工会实行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截至2021年9月,全国31个省级地方工会配备挂职兼职副主席132名,其中劳模和一线职工兼职副主席62名。

  随着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总积极推动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精准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推动解决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时代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铸就新的历史伟业的新征程上实现价值、展现风采。

【篇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企业发展是工会工作主战场,调动职产业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工会工作的中心任务。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聚焦在围绕需求服务、围绕效率创新、围绕发展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将其培养成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一、建章立制,让产业工人的工作生活更体面更出彩。建立了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创新、岗位创新等方式,使“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全体职工认同的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从而让产业工人的工作、生活更加体面、更加出彩,社会地位更高。

  二、开拓创新、弘扬工匠精神、让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通道更宽更长。

  1.2018年1月至5月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科技创新共创造发明ZL201820856976.2食用油脱臭装置、ZL201820856868.5皂角分离装置等10件实用新型专利并申报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2019年3月10件专利授予专利权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证书,发挥产业工人示范引领作用,涌现出一批创新能手和优秀创新成果。

  2.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基、品牌是企业发展之本、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品牌、才能使企业创新持续的发展。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通过了国家级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云南省政府和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颁发的云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和诚信经营、放心消费企业的荣誉。获得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称号。加强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政治引领,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覆盖面,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真正体现了产业工人的价值。

【篇六】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产业工人队伍育才新模式,孕育了近30万纺织服装产业工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一、建立“院校定向+企业自培”模式,让产业工人“专”起来

  一是建立职业院校定向培养模式。由校地共同出资,与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建立人才培养渠道,同江西服装学院共建“苏区新长征班”,北京服装学院在县设立分院,让学生在一流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支持企业与县职业中专、服装学校、新长征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合作,县职业院校纺织服装专业相关学生占比近40%,开设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服装产业工人培养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县各职业院校为全县培养服装服装产业工人5378人,开展全县技能提升行动和企业用工预备制培训14期、服装技能培训5期,培训学员近1600人,打造一批符合企业要求、素质过硬的工人队伍。

  二是建立企业内部自我培养模式。支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如,赢家时装公司成立赢家大学制造学院,通过“春蕾、夏阳、秋枫、冬雪”的四季培养工作机制,持续进行人才培养、代练和输出,2021年组织培训42场,培训员工1560人次;赣州兴雪莱服装有限公司成立兴雪莱商学院**分部,每月安排特聘老师到**公司开展专项培训,为公司持续提供高素质人才技术支持。

  二、打造“名师带徒+技能竞赛”平台,让产业人才“涌”出来

  一是创新“名师带徒”传帮带模式。

      发挥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工匠、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现场讲、项目带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如,省五一劳动奖章朱xx和优秀职工刘xx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对企业和班组的优秀人才言传身教,带队比赛等方式,培养优秀徒弟300多人。

  二是打造建功立业平台。发挥劳模(工匠)等优秀产业工人技术引领带头作用,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职工命名先进操作法”评选等活动,打造罗晓茂劳模创新工作室、李石林工匠创新工作室等一批平台。广泛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解决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创新难题,2021年以来,共收集归纳先进操作法95项,创造经济价值1050万元。

  三、构建“服务保障+地位提升”体系,让产业工人“留”下来

  一是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适时调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从人才公寓、购房补贴、配套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出“一揽子”政策礼包,让工人在园区安家乐业。仅2021年,就将350套公寓分配到园区工人手中。良好的政策让更多的产业工人选择回到家乡就业,今年1-7月,全县为129家招工重点服务企业新招员工10165人。

  二是畅通地位提升渠道。提高“两代表一委员”中产业工人比重,优先推荐劳模(工匠)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其联系职工、参与决策的作用,让产业工人有荣誉、有地位。去年换届后,全县“两代表一委员”中产业工人58人;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中产业工人代表66人,占比大幅提升。提高荣誉评选表彰中产业工人比重,全县获得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状(章)、工匠等荣誉的产业工人62人,选树纺织服装产业“**工匠”25人。

【篇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去年以来,我区不断深化审批服务领域改革,从行政许可审批中“耗时相对较长、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多、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的现场踏勘环节着手,搭建线上踏勘“云”平台,实现审批踏勘环节从人工现场踏勘向线上“云踏勘”转变,让企业群众“一次不跑、事就办好”。特别是疫情期间,保障了审批业务办理“不断档”“不掉线”,受到办事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通过“云踏勘”平台已办理线上踏勘业务2400余件,平均压缩踏勘工作时间5个工作日。

  一、创建踏勘机制审批服务“全流程再造”。

  一是筛选“踏勘”项目。

  针对不需要专家论证的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登记、农药经营许可等25个现场踏勘事项进行梳理,按照制度、人员、场所、设备、管理等踏勘不同内容细化分类,分解成小餐饮登记、集体用餐配送、食品销售经营、出版物批发设立等53项具体情形,对涉及到的1142项踏勘核查内容和标准逐一进行固化并制定清单。

  二是创建标准指南。

  以办事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创建“零基础”“同标准”踏勘现场准备指南,将踏勘依据、内容要素、核查标准等条目化、规范化,并着重标注重点难点和问题多发点,方便企业群众准备踏勘现场,杜绝了因踏勘内容复杂、标准不够具体导致的企业群众筹备难、工作人员核验慢等问题。

  三是优化运行机制。

  制定出台《“云踏勘”工作管理办法》和《“云踏勘”工作制度》,对踏勘要求、踏勘流程和踏勘规范进行明确,将“云踏勘”与告知承诺、信用建设和监督监管相结合。

  二、打造“云”端平台实现“线下线上”全覆盖。

  一是研发线上平台。

  开发**政务服务网上审批平台线上踏勘功能,将踏勘事项清单、内容标准、踏勘人员库等47项信息全部录入平台;打造“**云踏勘”微信小程序,将“云踏勘”开展过程中的踏勘时间、地点、内容、踏勘人员、电子报告以及相关影像资料全量自动保存至云端服务器,实现平台端与微信端的实时视频互联互通,夯实“云踏勘”数据基础,确保踏勘行为合法、规范。

  二是细分踏勘形式。

  依据踏勘事项内容标准的复杂程度,将“云踏勘”分为线上踏勘、线下踏勘、补齐补正3种情形。其中,线上踏勘针对简易情形,侧重于实时视频连线“不见面”审批;线下踏勘针对复杂情形,侧重于现场核验和对现场影像数据等资料的采集;补齐补正针对踏勘现场暂时不符合规定要求、可以通过整改补正的,由申请人将整改后的现场影像资料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踏勘人员线上核验。

  三是规范踏勘流程。

  申请人递交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踏勘相关信息即时通过线上流转至“云踏勘”平台,平台管理员根据踏勘类型,将每项业务分配至2名踏勘工作人员,踏勘通知同步推送至申请人,由踏勘工作人员与申请人联系,商定时间,通过“**云踏勘”微信小程序开展“云踏勘”。“云踏勘”报告经审核后出具电子踏勘意见书,同步推送至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审批。

  三、分类实施踏勘按下审批服务“快进键”。

  一是简易事项“极速办”。

  对资格变更、延续等踏勘内容较少、标准格式相对固定的踏勘事项,材料审查无误后立即进入踏勘环节,由踏勘人员与申请人通过线上踏勘方式进行,实现25项高频事项1小时踏勘“极速办”。

  二是一般事项“快速办”。

  对踏勘重点为“现场设施设备有无”和“反映流程布局”等形式审查为主的踏勘事项,由踏勘人员与申请人商定时间,做到1个工作日内“快速办”。

  三是二次踏勘“即时办”。

  对已经现场踏勘并提出整改意见的踏勘事项,申请人整改完毕后随时通过“**云踏勘”微信小程序将补齐补正影像资料上传,踏勘人员实时响应,线上审核确认,即时出具现场踏勘报告。

  四是复杂事项“兜底办”。

  对个别企业库房面积、人员资质、设施设备等要素要求标准高、条件严,以及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踏勘事项,由踏勘人员与申请人积极联系,通过线下踏勘方式,3个工作日内限时办结。

【篇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县是煤炭资源县,产业工人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扎实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义特殊、至关重要。*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围绕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的目标下功夫,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强化产业工人政治思想引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始终。

  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大要求,按照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改革任务,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合力作用,将产业工人生产一线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人员吸纳入党,强化了优秀党员在产业工人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扎实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等主题活动,并依托个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站点,举办宣讲*场,广大产业工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加坚定。坚持工人阶级地位不动摇,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团组织代表委员中的比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争当有理想守信念的最美奋斗者。通过以上举措,我县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稳定,主动融入大局,贴近全县工作重心,确保了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产业工人激励奖励制度,让创新型产业工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实现双丰收。

  “十四五”时期,我县在产业工人队伍激励奖励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督导、通报、表彰等工作制度,并通过融媒体、*专刊等渠道,大力宣传产业工人队伍在改革建设中的作用成效,为鼓励和激发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热情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对于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技术能手、创新型人才优先推荐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着力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水平。大力开展“五小六化”活动,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

  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创新成果按要素、按比例参与分配制度;通过股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引导企业建立职务发明管理制度。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同时,*县注重选树优秀技术人才榜样,发挥榜样、模范力量,激发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截至目前,*县共有省市级劳模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3个,选树“工匠”*人,这些优秀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增强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水平,把提升工人队伍职业技术能力作为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提升,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2021-2025年*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规划纲要,紧密结合我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全县劳动竞赛五年规划,其中将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作为主要任务,目标更加明确,进一步健全了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着力完善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工会、人社等部门职能作用,带领引导行业企业自觉加强职工技能培训,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职业培训,形成推进产业工人教育和培训的工作合力。

  几年来,由部门、企业和社会职业学校等不同主体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累计300余场次,参与培训的职工达到3.2万人次,职工学习技术的渠道更宽,机会更多,水平更高。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劳动竞赛作用发挥,逐步开展了煤炭、建筑、医疗、教育、快递等行业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参与职工人次达2.8万人次,激发了产业工人提升本领、强化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竞以强技、争先创优的社会氛围。

  四、优化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服务,让竭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深入工人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旗帜鲜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劳动经济权益。*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工人至上”理念贯穿始终,助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疫情后复工复产期间,县人社局、工会等部门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春风送岗”行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大力实施增岗行动,乡村设立护林岗、网格岗、防疫岗等,驻县企业设立保洁岗、后勤岗、保安岗等,增加了职工就业渠道。

  我县通过完善劳动经济、集体协商、安全健康等权益保障机制,积极维护产业工人接受教育培训、薪资待遇、职业健康等权利,防范企业欠薪、违规裁员等损害职工权益的现象发生。同时,深化“四送”、职工大病医疗互助等品牌服务,积极探索职工普惠化服务、爱心驿站建设等新型服务模式,扩大受益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也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工人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产业工人付出与获得存在差距,产业工人自身提升动力不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工作合力不强等。

  下一步,*县将不断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的职能,切实发挥好总体谋划、统筹推进的作用。

  二是压实成员单位责任,树立“一盘棋”思想,对照改革任务,做好任务分工,落实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三是切实做好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有计划、动真格对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行动,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绩效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篇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做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前提,强化理论武装,团结引导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总工会的正确指导下,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以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升、地位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为重点,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一次重大政治任务,强力落实、全力推进,取得了实效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力。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总工会主席任副组长,33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县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和《**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单位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改革的具体步骤、落实时限和各部门的职能职责。

  (二)聚焦重点,合力推进。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协同推动作用,加大组织统筹力度,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和组织推进,以思想政治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权益维护和队伍壮大为重点,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扎实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年”行动和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改革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突出特色,真抓实改。涉改各部门按照《**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单位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在抓好已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的同时,制定出台更多含金量高、保障有力、现实管用、产业工人叫好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真正让产业工人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得到提升,企业职工薪酬、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篇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为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强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县人才队伍现状,我们成立x个调研组,自今年x月份开始,对全县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认真总结我县人才工作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和成因,并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关于加强我县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截止xxxx年底,全县共有各类人才xxxxx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x.x%。从行业看,其中:党政人才xxxx人,占人才总数的x.x%;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xxx人,占xx.x%;专业技术人才xxxx人,占xx.x%;农村实用型人才xxxx人,占xx.x%;技能人才xxxx人,占xx.x%;社会工作人才xxxx人,占x.x%。从学历看,研究生学历xx人,占人才总数的x.x%,大专和本科学历xxxx人,%,中专及高中学历xxxx人,占人才总数的xx.x%。高中以下学历xxxx人,%。从职称看,高级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x人,占人才总数的xx.x%,初级以下职称xxxx人,占人才总数的xx.x%。

  分类别统计:党政人才xxxx人。从职级看,县处级xx人,占x.x%,乡科级xxx人,占xx.x%,科员及以下xxx人,占xx.x%;从学历看,研究生学历xx人,占x.x%,大学本科学历xxx人,占xx.x%,大学专科学历xxx人,占xx.x%,高中及以下学历xxx人,占xx.x%;从年龄上看,xx周岁以下xx人,占x.x%,xx-xx周岁xx人,占x.x%,xx-xx周岁xxx人,占xx.x%,xx-xx周岁xxx人,占xx%,xx周岁以上xxx人,占xx.x%。此外,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中,女干部xxx人,占xx.x%,非党干部xx人,占x.x%,少数民族干部x人,占x.x%。

  经营管理人才xxxx人。从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xxx人,占xx.x%,中专及高中xxx人,占xx.x%,初中及以下xxx人,占xx.x%;从职称看,具有高级职称的xx人,占x.x%,中级职称的xxx人,占xx.x%,初级职称的xxx人,占xx%。

  专业技术人才xxxx人。其中正高职称的xx人,副高xxx人,中级xxxx人,初级xxxx人。从行业看,教育类xxxx人,工程类xxx人,卫生类xxx人,农业类xx人,乡镇企业(非公经济)类xxxx人,其它xxx人;从学历看,大学本科以上xxx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人),大学专科xxxx人,大学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达到xx.x%。

  农村实用型人才xxxx人。其中生产能手xxxx人,经营能手xxxx人,村级管理人才xxxx人,能工巧匠xxx人,其他xxx人。

  社会工作人才xxxx人,其中:男性xxxx人,女性xxx人;中共党员xxxx人,占xx.x%;从文化程度看,本科xxx人,%,大专xxx人,%,高中及以下xxxx人,占xx.x%。中专xxx人,占x%。从年龄结构看,xx岁以下xxx人,xx至xx岁xxx人,xx至xx岁xxx人,xx岁以上xxx人。

  技能人才xxxx人。从职称看,技师xxx人,高级工xxxx人,中级工xxxx人。

  我县人才状况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人才总量逐步增长。近年来,我县人才数量稳步上升。到xxxx年底,我县人才总数达到xxxxx人,比xxxx年的xxxxx人增加xxx人,增长x.x%。

  二是人才素质逐步提高。从人才职称看:xxxx年、xxxx年、xxxx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分别是xxxx人、xxxx、xxxx人,年均增长率x.x%。人才的高学历和高、中级职称比例明显提高。我县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x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功臣x名、科技企业家x名、拔尖人才x名;拥有市级专业技术人才x人,市级经营管理人才x名,市级农村实用人才x名,省级专家x名,市级产业英才x人。高层次优秀人才有所增加。

  三是人才结构渐趋合理。从人才职称结构看,xxxx年,我县人才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x:x:x,逐步向x:x:x的“金字塔”式合理结构模式靠近。从人才的专业、行业分布看,我县人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上。xxxx年,分布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教育人才xxxx人,占xx.x%;乡镇企业人才xxxx人,占xx.x%;党政人才xxxx人,占x.x%。这三部分合计占到xx%。从人才年龄结构看,人才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xx岁以下人员比重占到xx.x%,xx岁以下人员比重占到xx.x%,xx岁以上人员仅占xx.x%,均比过去有了质的提高和变化。中青年逐渐成为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四是人才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在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农村实用型人才、技能人才、社会管理人才等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了系列化人才工程。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

  五是人才环境逐步优化。随着我县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初步形成,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落实市县各种人才扶持奖励政策,对各条战线涌现出的专业精通、成果显著、成绩优异的优秀人才的重奖,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同时我县不断加大人才资金投入,营造了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六是人才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人才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业新品研发、实用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近五年,全县取得科技成果xx项,其中xxxx年x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加快了我县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充分体现了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一大批党政人才已成为优秀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与管理的“领头雁”。在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大多作为本单位中层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成为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培养实用人才等方面的排头兵,在企业创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教育培训,丰富人才工作载体,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统筹使用人才,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x.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管人才。

  一是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我县人才工作坚持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县人才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并由人才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人才工作的综合协调和联络服务。形成了县委直接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高度出发,先后制定了《平定县中长期人才发展实施意见》、《平定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xx-xxxx年)》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人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探索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县委不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人才工作,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及时掌握联系对象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及专业特长、思想和工作动态、人才作用发挥情况,帮助解决困难落实政策和改善环境。把人才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范围,从制度上给予了保障和支持。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开展争创“人才工作十强县”、“人才工作先进县”和“人才服务专员”等活动,印发《人才工作任务要点和分解及考核办法》,完善人才培养、教育、管理、服务、激励的一系列工作制度,筑巢引凤,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促进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x.创新方式,强化培训育人才。

  在人才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积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首先是明确培训规划。各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人才队伍培训计划,明确了人才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培训内容和工作要求。其次是灵活施教。本着人才需求和创新工作需要的原则,以各级培训基地为龙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在线学”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县委党校、县职业学校、农广校、农村实训基地等发挥各自优势,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xxx余个班次,培训人才xxxx余人次。其中党政人才基本得到普遍轮训。通过组织宽领域、多形式的培训,极大地拓宽了人才的视野,丰富了知识,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x.创造条件,丰富载体引人才。

  我县不断丰富人才工作载体建设,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目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x个,先后接纳xx余名高学历人才进站工作,博士后工作站引才聚才的孵化功效逐渐增强。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x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x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x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家,市级创新型示范企业x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家,共计xx家。其中昌鑫生物研究所、平定陶瓷研究所、刻花瓷实验基地、煤炭气化实验基地、激光器应用研发中心、贝特瑞负极粉研发中心、长青陶粒砂科研中心等企业技术机构已成为我县人才聚集、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同时我县以实施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通过交流会引才、项目带才等多种途径,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聚。近三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xxx余名,及时为各行业补充了一批骨干力量。

  x.营造氛围,注重宣传塑人才。

  我县把人才宣传工作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进行了宣传。一是阵地宣传。充分借助报纸、电视、广播和专题专栏等阵地,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政策规定、工作举措、实践成果,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才观念,强化人才意识。二是嫁接宣传。将人才宣传工作同经济工作的宣传紧密结合。在对外推介引进项目的同时,广泛宣传人才政策,吸引各地优秀人才集聚,投身到我县各项事业中来,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典型宣传。大力宣传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通过他们的典型事迹,弘扬人才奉献创新精神,塑造人才锐意进取、勇争一流的形象,在社会上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x.提升功能,优化服务留人才。

  我县坚持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并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积极优化服务内容,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创新人才公共服务方式,科学规范服务程序,努力构建崭新的人才服务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一是变“单一”为“多元”,实现由常规到特色的转变。按照人才服务信息化的要求,全面规范梳理业务职能,将各项业务职能纳入“平定”,将过去主要提供人才招聘信息服务拓展为提供政策咨询、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培训、人才招聘等全面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为办事群众和单位提供服务。二是变“坐等”为“上门”,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紧紧围绕全县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组织开展“送政策、引人才、送服务、解难题”活动,xxxx年以来共计下发人才服务政策咨询卡xxxx份,解答政策业务方面的咨询问题xx个,帮助昌鑫生物有限公司、大地石油压裂支撑剂公司等重点企业引进急需人才xxx名。三是变“求快”为“求好”,实现由重效率到重效能的转变。按照公共人才体系化建设标准,综合运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x项服务制度,加强考核,跟踪问效,力求各项服务又好又快。同时积极参与山西省人才服务合作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合作,与北京、河北、山东、深圳等地先进地区人才中心建立合作联系,推动了区域之间的人才服务合作、人才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我县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了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

  x.统筹结合,多措并举用人才。

  我县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有效盘活人才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人才资源潜力,不断提高人才使用工作水平。一是做好人才选拔,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突出以能力和业绩为主的用人导向,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来,放到合适岗位用起来。二是完善薪酬分配形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使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保证人才既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将人才个人利益和单位长远利益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三是紧密结合实际,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围绕我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重点培植壮大的新兴产业和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使用好各类人才,积极用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领办项目,给他们压担子、定目标、定任务,在实践中锻炼人才,提高人才的本领。同时为人才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使他们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促使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竭诚尽力。

【篇十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

  2021年,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高我县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县科技局认真开展了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我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凝聚科技人员智慧服务科学发展和改革为宗旨,以推进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为抓手,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科技人才支撑力为重点,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进村入户活动,营造有利于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增强群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我县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邀请有关中介组织来我县开展科技项目申报指导,解读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发展政策,介绍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要求,宣传科技创新知识、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申报程序和要求等,着力提高我县科技人才的科技意识和水平。

  三是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巩固提升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年内新培育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众创空间1个,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含复审5家)。依托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链。

  四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指导企业申报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争取省市各类科技励资金,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研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十一篇

https://m.cqwcsy.com/news/316766/

分享

热门关注

一封让人流泪的离别信(通用3篇)

热门资讯

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现实表现3篇

热门资讯

2023年度组织生活会方案(通用6篇)

热门资讯

反邪教工作调研报告集合8篇

热门资讯

存在等靠思想的整改措施(通用5篇)

热门资讯

党课以学增智提高履职本领【三篇】

热门资讯

2023年第二季度时事政治【14篇】

热门资讯

查找严格党组织生活制度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十三篇】

热门资讯

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八篇】

热门资讯

社区组织小朋友读书活动方案6篇

热门资讯